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在学习中体会,绿色是牧草产业的底色,生态品质是农畜产品的本色,要保持底色和本色,把提高产品质量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民众在“吃饱”基础上“吃好”,吃得更安全。
一是要发展生态草业,提高肉奶生态品质。要加强源头治理,自觉开展农牧业伦理学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如实施家畜养殖清洁生产和管理、牧草种植实施化肥减量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防治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杜绝饲料加工添加有害成分、规范畜禽活动空间和休憩时间。加强生态原产地畜产品的保护和认证,建设追溯体系,构建广覆盖的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督和健全标准体系,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
二是建设国家级牧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及高标准现代草牧业示范区。坚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优化草牧业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扶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走为养而种、种养循环、资源节约的现代草牧业之路,为草牧业全面绿色转型奠定基础。在“十四五”时期,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草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草产业建设整体向前发展。
三是加快培育草牧业绿色主体。鼓励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牵头建设一批产地绿色、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的生态牧场。鼓励倡导社会公益性资金支持牧业绿色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
四是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有计划地实施粮草轮作,改良土壤。设置草牧业转型发展资金,建设高产优质人工草地。
五是加快本土草种的驯化培育,建设国家与地方联动的草种质资源库。深入挖掘本土优质高产草种及适应性强的生态修复草种,保护本土种质资源,强化草种标准制定权。建立优良草种繁育体系,建立草种资源价值的评价体系。
同时,建议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产业发展的立法建制工作。要进一步优化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将其转化为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制度设计,加快修订《草原法》及相关条例进程。要在执行现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基础上向制度建设转变,提升禁牧休牧补贴标准,探索建立补奖标准递增机制和差别补奖机制,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夯实基础。
(发言人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