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庄聪生
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搞活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激发创造热情、点燃创业激情,为每个人创造了发家致富的机会。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涌现出一批大型和超大型民营企业。当前,民营企业的产业水平、技术积累和财富增长已达到一个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家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经先富了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业创新、劳动致富的民营经济人士的再动员、再号召。提倡多劳多得,就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所有人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畅通向上流动的通道,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各类要素的致富创富活力竞相迸发,“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当前,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民营经济中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大中企业还是小商小贩,要坚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不会改变,珍惜党和国家鼓励更多人创业创新致富的机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安心干企业、做生意、搞创新,把注意力放在提供更优质的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上,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前提下,努力增加自己的个人财富,继续争当新时代劳动创业致富的带头人,进而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是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也是公民、法人等主体最为重要的权利。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对人身财产安全却十分忧虑,弥漫着一种“小富即安、大富不安”情绪。他们反映:“不挣钱心慌,挣钱也心慌,钱挣得越多心越慌”。之所以造成一些民营企业家这种“心慌”和“不安”,主要是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产权保护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不断推进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法治化进程。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和庄严承诺。2021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标志着我国坚持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伟大实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这对于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用心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首次提出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多年来,许多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回馈社会、造福人民,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为促进共同富裕履行社会责任。如最近几年,有近13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近14万个贫困村,产业投入1100多亿元,公益投入160多亿元,带动和惠及180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的生动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大批民营企业家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最近几届中国慈善榜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大额捐款的主力军,上榜的民营企业占榜单所有企业总数的70%以上,其捐款总额占榜单总捐款额的80%以上。在2014年以后的企业捐赠比例中,民营企业始终排在第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基金会8385家,其中民营企业基金会超过1000家,基金会净资产总规模约1700亿元。近几年,不少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家拿出自己的财富,通过建立各种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信托,从以往的单纯捐赠发展为组织化、深度化的公益慈善行为,将企业运作管理方式注入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以造福民众和贡献社会。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要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继续积极参与光彩事业、“万企兴万村”和其他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新的历史贡献。同时,政府要大力倡导、鼓励、支持先富人群参与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慈善组织特别是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新的社会阶层,来源复杂多样,自身构成多元,流动性比较强,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十分明显。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今后,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