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从党的一大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正在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历届党代会如同一部历史缩影,集中展现着百年大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艰辛探索的历史画卷。
每一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有其注定的历史节点。这一次,我们又置身一个新的时代命题里: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不仅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事关世界政治秩序和格局的重塑,事关全球治理攻关难题的破解,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因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中国人民如何抉择?答案很清晰,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报告中的话语,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气度,而这也是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
从莫高窟到故宫博物院,王旭东代表在国际交流中发现,文化遗产承载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要在对话中增进相互理解,发挥文物博物馆在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在前几天,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写下《兰亭集序》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一位欧洲姑娘在太空中品读几千年前中国先贤的文字,这种穿越时空、平等朴素的宇宙观,也证明了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科技如何飞跃,人类的思想情感文化等价值观都有相通之处。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用实际行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一次次国际性会议的举办,顺应了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回味过去、珍惜当下中,迎接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