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李言荣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和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努力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战略科学家的拥有量更为关键。所谓战略科学家,一定是在某一领域能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能够前瞻性地预测发展的方向和判断出发展进程的人。这样的高级人才全世界都缺,也肯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但他们的成长确实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和规律。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培养战略科学家,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人才特别是帅才、引领性人才的成长本身就是长周期、慢变量,是急不得的。一般说来都需要有几次接力和转折才能成才。但其中,大学阶段往往是战略科学家科学理想、科学潜质的萌芽生长期。因为大学多学科交叉的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更容易让科学潜质、创新基因“冒”出来。所以,对于我们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在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的同时,就更加需要我们在学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去发现青苗、然后再选苗浇水,去努力培养能够提出真问题、提出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尤其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底层思维方式的训练等,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比如通过不断提问层层剥笋、逼近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在科研中敢于质疑、敢于假设、敢于自我否定,往往精通一门专业领域且对相邻其他学科的进展也很关注和了解,能够深入浅出、三言两语地把高深的专业问题通俗地表达出来的能力等等。
培养战略科学家,要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压担子”。战略科学家成长过程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复制。但战略科学家往往首先要扎根中国大地,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其次是需要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中去历练,需要压担子、压任务才能脱颖而出。在这方面,我国航天领域就表现得比较明显,现在他们的主力大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人才。我们要更多地去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各类优秀人才能够通过领衔负责国家重大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重要工程技术问题等,迅速成长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才或战略科学家。
培养战略科学家,最根本的就是要让人安静下来、沉下心来。我们说,好的苗子都是好的种子在土壤肥沃的环境下,自己“冒”出来的。这个环境就是常说的激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探索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更具有长期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这就迫切需要有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生态,让科学家们尤其是战略科学家能够安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开展真科研、做真学问、真贡献,而不是在浅思维和浮躁中做些似是而非的所谓科研。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成长的资助体系,建立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对创新潜力大、发展后劲足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要给他们更大力度的稳定支持;要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去做事,从而让他们在这样的土壤中“冒”出来、“长”出来。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