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企业缺工:精准供需是解决之道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9日   第 05 版)

赵乃育 绘

本报记者 孙琳

虽然制造业技工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并不能在短期解决,但若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一线技工的培养,同时提高用工需求的精准高效匹配,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用工难题,特别是对于民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

▶▶▶ 一线技工人才仍抢手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市场。

7月22日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显示,制造业依旧是缺工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在100个“最缺工”的职业中,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就高达37个。在如此“招工难”的大背景下,民营制造业企业的“抢人”大战更为激烈。受访企业普遍表示,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一线操作熟练技工人才和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高端人才缺口最大。

广东佛山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年企业都会有招人计划,但近2年招人尤其难: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去央企国企寻求稳定,或奔向互联网大厂以及服务业等寻求体面和高薪,不愿意进工厂,即使开出高薪,也很难抢到人。

对此,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同感。“今年春节以后,部分工人不再返岗,造成人员一定流动。如2022年一季度公司计划招聘210人左右,但当时只入职了约100人。”据济南圣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新建厂区,将会有更多的用工需求,但从目前的招工情况来看,招人确实有难度。“尤其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技工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仅从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对济南14家本地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有85.7%的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有78.6%的企业缺乏研发人员,有64.3%的企业缺乏管理人员,缺口比例均在10%-50%之间。而从今年3月底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看,高端制造业在今年的“金三银四”继续面临较为普遍的人才紧缺问题,其中,医疗设备/器械、新能源、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硬件、智能硬件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均大于20%。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线技工缺乏的问题短期可能很难解决。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就指出,今年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大龄低技能人才求职难,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仍并存。

但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自身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弥补技工短板。“近年来,政府不断帮助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并且给予补贴,这给企业很大帮助。企业自身也在考虑如何增强内部培训,通过技术补贴等形式,吸引工人通过培训成长,这样一方面找到更多技工人才,另一方面也为新员工提供职业培养计划,让员工留得下来。”济南圣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中小微企业急需人才助力

相较于大型制造业民营企业,占据民营企业多数的广大中小企业存在招人才难。企业用人需求在不断升高,但人力成本却居高不下,企业给不出相应待遇,就会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这类企业,尤其是还处在发展初期的中小微企业困难最大。

“因为初创型企业规模小,福利待遇吸引力不强,这就与毕业生们日益提升的工资福利待遇期望产生了矛盾。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利润下降,所能提供的工资福利与求职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也加剧了民营中小企业的‘招人、用人难’特别是招到适于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就更难。”谈及当前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用人现状,民建北京市海淀区企业委员会主任王欣宁如是说。

从相关的调研来看,由于近几年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复杂,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更多求职者偏爱“铁饭碗”,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初创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聚集。

一边是求才若渴的民营企业招不到人,一边是有实力的就业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即使招到人想留住人,尤其是留住高级人才,更是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员工流动率约为20%,其中,普通人员流失比例每年在18%左右,销售人员的流失率高达40%,高级管理人员的流失在20%左右。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技术人员的流动,会使企业的技术、资料等无形资产受损;营销管理人员的流动,会使相关客户流失。同时,企业员工的流动,还会给其他员工心理上带来冲击,影响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员工频繁流动,中小企业疲于招聘新人,不但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和相关管理的衔接,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熊城从事零售业已有19年,当下经营着一家珠宝连锁企业,拥有100多名员工。他坦言,人员的不稳定以及人员结构老化已开始制约企业发展,作为一家零售企业,想要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我们也在积极培养现有员工向数字化转型,尝试通过‘柜姐直播’等创新形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拓展销售,同时努力提升公司员工归属感,让培养出来的人才留得下来。”但熊城也坦言,相较于招工难,裁工现在更难。裁工成本高昂,让企业不敢轻易调整人员结构,也就没有更多资金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这也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困境。

▶▶▶ 多方施策实现精准供需是解决之道

无论是民营制造业企业一线技工短缺,还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用人难”,当前最亟须解决的还是供需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供需不匹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看来,虽然制造业技工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并不能在短期解决,但若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一线技工的培养,同时提高用工需求的精准高效匹配,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用工难题,特别是对于民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因此,程静提出,可更多注重技工人才的系统培训与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制造业人才供给质量。“如围绕工业‘四基’等重点领域,引导高校本科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专业倾斜;同时可以构建适应制造业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培训,大力推广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最后还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营造全社会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而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留用”三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相较于大型国企确实有短板,如缺乏相应的流程体系,很多高层次人才缺乏基础支撑,难以达成目标业绩预期等。但同时民营企业也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特别是一些初创型企业可以给一些人才提供更多灵活发挥的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为此,李维平认为,关键是民营企业要建立起人才机制,需要三位一体进行打造。“如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就需要做好人才战略、专业人才招聘、应届生录用培养选拔、后备人才干部培养,用心抓好人才入口,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给人才提供更好的舞台,有了人才队伍,企业自然发展得好,企业发展好了,人才自然就能留得下来。”

2022-07-29 孙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498.html 1 企业缺工:精准供需是解决之道 28,4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