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夏周末

艺术守望雨林

——蒲以宏的花鸟画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3日   第 08 版)

《和谐共生》 中国画蒲以宏 作

《春风又度》 中国画蒲以宏 作

《香远益清》 中国画蒲以宏 作

冯建章

海南特有的雨林、湿地、黎苗风情、海岛等是蒲以宏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素材。创作实践中,其海南热带雨林题材作品最为凸出,以艺术的特有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片热带雨林的挚爱。

率性之责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蒲以宏出生于海南儋州,地域人文与家庭的熏习,童年与青年时代海南社会的巨大社会变迁,以及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的学习,成为了蒲以宏艺术创作的基础。负笈北上游学经历,以及三亚工作之余坚持不懈地艺术实践,使蒲以宏确立了以雨林生物为题材的花鸟画创作方向。通过艺术来守护雨林,也最终成了蒲以宏的“天命”所在。他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呈现雨林之美,来守护自己的童年“记忆”和海南人的“家园”。

温情之美

海南雨林题材兴起画坛是近代以来的事。雨林环境,其山势、地形、植被、动物、族群、人文、气候等与大陆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画家即使迁居海南多年,但对海南雨林也难以落笔。“雨林”是蒲以宏的“家园”,雨林里有他的“初世经验”。雨林中的一草一木、山岚鸟鸣、民俗风情等早已扎根在蒲以宏的身心深处。立足于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和海南“四季如春”的雨林环境,蒲以宏的画作选择了“温情”的审美追求,与近现代陈之佛、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等不同,也与岭南花鸟画家卢振衰不同,但却受到了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陈树人的影响,大有“鹧鸪声里木棉红”的审美趣味。

在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诗词主体性叙事划分中,人文画多属“无我之境”,而“荒寒”之境被誉为人文画第一。蒲以宏的“雨林”,囿于“雨林”的“热带”特质,其画作多属于“无我之境”。观者多能通过画面所呈现出的祥和、宁静、韵律,能以愉悦之心感受“温情”的画境,在热带的酷暑中,扑面而来的是几缕“春风”所带来的“凉意”。

笔墨之妙

时至今日,六朝谢赫的“六法”仍为国画比较有效的评判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摹写。就蒲以宏的“雨林”绘画而言,基本遵从了“六法”,笔墨呈现的是“精妙”的特质。蒲以宏笔墨之“精妙”在雨林之“鸟”描绘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如爪哇金丝燕、水雉、黑冠鸥、海南画眉、鹩哥、黑脚信天翁等“雨林精灵”,与环境和谐共生,似有身临其境之感。

蒲以宏笔墨之“精妙”还体现在开合有致、平中求奇、葱郁厚重的构图中,体现在玲珑剔透、劲挺生动、真意倍生的造型中,还体现在水墨晕染、墨色融汇中……成就了他笔下的雨林花鸟植物如此多娇栩栩如生。

“热带雨林一直是我笔下的精灵,我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如果让我离开它们,我将失去创作的冲动和灵感。人类无穷的欲望已弥漫山峦,有限的雨林面积每年都在缩小,森林毁伐,水土流失,丛林中自然生命的多样化已严重受到威胁”。从蒲以宏思虑的表达中,可以感受到他有一种通过“文化艺术”来保护雨林生物多样性的自觉。蒲以宏绘画风格已经渐趋成熟,其绘画语言足以表达其意蕴。如果说守护“灵性”和“家园”成为蒲以宏绘画的“灵魂”,那么其“温情”的审美旨趣和“精妙”的用笔用墨又将其“灵魂”高高的擎起。

(作者系三亚学院副教授)

蒲以宏,海南儋州人,1988年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海南民进开明书画院副院长、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三亚市政协委员、三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22-07-23 冯建章 ——蒲以宏的花鸟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168.html 1 艺术守望雨林 28,1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