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桂敏
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这是天津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的战略部署,也明确了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基调。几年来,天津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建设绿色生态,倡导绿色生活,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发展绿色生产 加快绿色转型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再走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粗放发展道路,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人民群众也不答应。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秉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信念不动摇,克服“环保阵痛”,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下决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转型,真正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上”。几年来,天津以壮士断腕的气魄,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意见为契机,整治“散乱污”企业2.2万家,有效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3家钢铁企业有序退出,撤销取缔工业园区132个,“治”出绿色发展的新天地,“整”出绿色转型的新空间。
建设绿色生态 改善环境质量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天津主动向盲目扩张的城市“顽疾”开刀,大手笔在“双城”之间规划出相当于中心城区两倍面积的绿色空间,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扩大了生态空间,倒逼经济发展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天津通过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全力融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体系,持续修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断提升蓝绿空间占比,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环境承载力日益提升,增值了绿色财富,厚植了生态宜居城市的绿色底蕴。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市委市政府实施“五控”治气、“四措”治水、“三招”治海、“两控”治土,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12条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达到Ⅳ类以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持续巩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宜居城市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公民既是生态宜居城市的享有者,也是行动者。天津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环境素养,着力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共享的绿色行动体系。围绕促进资源节约,全市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天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大力倡导“光盘行动”,积极实施“限塑令”,简约适度逐渐成为生活时尚。围绕促进环境友好,全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绿色建筑超过70%,居住能耗和碳排放逐步减少。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265公里,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捷。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绿色创建行动,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幸福图景正在津沽大地徐徐展开。
(作者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社科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