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闪亮的一束光

——评李春雷报告文学《农民院士》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16日   第 12 版)

作者:赵钰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条根。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就是芭蕉心……《婚誓》这首歌的背景,是云南省澜沧江畔的拉祜族,他们曾处于贫困,而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凝聚着朱有勇院士的智慧与汗水。”这是《农民院士》作者李春雷的肺腑之言。朱有勇感叹:“拉祜族的‘拉’是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代表幸福,我们要拉起手来一起搞生产,一起奔小康,一起快快乐乐地奔向幸福!”

《农民院士》是全景式展现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时代楷模”、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情系“三农”、扎根边疆、躬耕农业的报告文学作品。全书分本是同根生、“嫁给”农业、蒿枝坝、亲亲土豆、遍地都是金娃娃、天作之合、三七的春天、山村的笑靥、论文写在大地上9个篇章,回顾朱院士出生于云南红河的农村、上山下乡在农村、大学在农校读农业、留校当老师教农学的成长足迹,以及留学海外和毅然回国的经历。重点描述他牢记初心使命,响应党的号召,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融入伟大事业之中,深入贫困县用“产业+技能”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

李春雷以稳健的笔调、清新的文字,回顾了朱有勇严谨务实的科研之路。他当知青时是爱好阅读和写作的“笔杆子”,1975年就写了《青春的凤尾竹下》的好人好事发表在《云南日报》。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白天,太阳是灯;晚上,灯是太阳”,孜孜不倦地在学农爱农为农的路上追寻诗和远方。在悉尼大学留学完成研究后,他在师友的不舍和不解中谢绝挽留,回到云南山水之间,因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要回到我的祖国。”2000年,朱有勇为控制稻瘟病这一世界难题作出巨大贡献,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2004年,他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国际稻米研究一等奖。成果突出、品行高洁、声望高隆,被组织任命为云南农业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春雷以温暖的笔触、鲜活的语言,讲述了朱有勇投身脱贫攻坚的炽热情怀。2015年,在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战役中,中国工程院增加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这一扶贫点。确定人选时,刚过60岁的朱有勇自称为院士团队里的“年轻人”,主动请缨“我来干”。他离开实验室、丢下科研成果,到澜沧县深度贫困的竹塘乡蒿枝坝村驻扎,深感“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院士扶贫”不是口号,更不是作秀,他一边深入村寨进行绿化亮化工程,一边身穿迷彩、头戴草帽、脚踩胶鞋、肩扛锄头跑遍田间地头。在调研观察和尝试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亲自面试农民举办培训班,组织“学员”穿迷彩服搞“军训”、上“田课”,当村民疑惑:“院士是做什么的,和战士一样,都是当兵的吧?叫院士是不是叫小了,是不是该叫院长?”朱院士说:“我就是一名战士!”几年下来,风里雨里都有他的身影,山里林里都有他的足迹,一个个难题,一次次破解,“老战士”科技示范扶贫、教育培训扶智,手把手教授马铃薯、林下三七、中药资源等实训课,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能扶贫班培养了1500名新型职业农民、2800余名基层技术和农民群众!2020年11月,澜沧县退出贫困县之列,各族人民携手步入小康社会。

朱有勇的鲜活形象在李春雷的文字中跃然纸上,“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生命和科研的根都在农村。他“推广一批新技术、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示范一批技术样板、培育一批科技企业、脱贫一批村寨”,知农民冷暖、懂农民所想,将成果无偿给予当地,并表示“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这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舍弃小我情调,永葆大我情怀,对农民、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在澜沧县摘了贫困县的帽后并未选择离开那片热土,而是继续书写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立体论文;他一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人民把他放在心上,每当离开村子,村民唱起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这份深情厚谊,总让朱有勇泪花闪烁。

全书结构精妙、情节紧凑、情感真挚,有较高的政治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李春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诚实写作,以“根扎泥土深,笔下鲜花艳”的写作诀窍创作精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为创作本书,他多次到云南深入采访,和朱有勇既像一起采风的作家,又像一起研究的专家,在面对面访谈、心连心沟通中熟悉情感、性格、经历,讲述了有血有肉的故事。李春雷强调“真正的文学是有筋有骨的,能站起来的”,这也体现在了《农民院士》中。

朱有勇用科技之光指引奋斗梦想,用智用力把他的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闪亮的名字熠熠生辉,令人敬重;李春雷用文学之光传递真实力量,用心用情把他的报告文学写在新书佳作里,鲜亮的文字灼灼其华,让人钦佩!

向光而行,因爱而生;追光而上,因梦而暖!这光芒如火炬般照亮很多人,向着光,努力追,终有一天,也成为闪亮的一束光……

(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2022-05-16 赵钰 ——评李春雷报告文学《农民院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718.html 1 闪亮的一束光 24,7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