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周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5日   第 11 版)

▲陈来

中华典籍

国博文化创意产品

孔子问礼于老聃

主讲人简介:

陈来,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著作有《陈来学术论著集》《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造转化作出重要论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具体意见,进行工作部署。围绕这一主题及其所包含的理论性问题,陈来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期讲坛内容是他做的一次报告,现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继承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下至未来一个时期的治国理政的大问题,而且是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问题。

有扬弃地继承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之所以成为可能,除了各种其他因素之外,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始终是一个重要原因。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

20世纪中国文化中的“继承”问题,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是指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这个问题既是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转变中发生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长期武装斗争时期遇到的问题。就前一点来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突显的新旧文化问题,当时的主流声音是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以求走向近代化。就后一点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包含着自己的文化主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武装斗争为中心任务的时代使命不能不规定文化继承和选择的主题。

从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表达为“批判地吸收”。其主要意旨是,在批判的前提下吸收,批判居于主体、前提的地位,这是和这一时期党的革命中心任务是一致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时期,还是将“批判地继承”作为文化的主导口号和方针,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党全面继承、吸收古代的优秀文化。而这一点的真正自觉,要到21世纪初提出和谐社会建构开始,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传统文化“要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这一思想不再停留在以往革命为中心任务时期的“批判地继承”的提法,不再把“批判地继承”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导方针。扬弃包含了发扬和抛弃两方面的辩证法,扬弃就是既取其精华,又弃其糟粕,在这个新的提法中,避免了以批判为先、为主的倾向,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后,从治国理政的整体需要对文化继承方针的新思考。

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多年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只是要不要继承,而且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毛泽东同志曾在1938年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又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主张吸取民主性的精华、弃除封建性的糟粕,作为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条件。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还提出:“我们要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强调:“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这些论述直到今天还具有深刻的意义。

在如何继承古代文化的遗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就确立了文化继承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文化的继承,关键是承认在中华文化中含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意义,又有当代价值的成分。因此,在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上,中华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提供了《新民主主义论》所说的“民族形式”,还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努力用中华民族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使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治国理政的经验,如民为邦本、政者正也、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居安思危等智慧,作为今天的启示和镜鉴,以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要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努力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中有利于调理社会关系、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培育文明风尚和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使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表示,在文化传习的实践中必须与今天现实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古代文化的许多原则、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但其方法方式须结合时代加以改变,以适应当代社会。如古代重视孝敬父母,其原则和精神应该继承,但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要和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又如古代文化强调个人道德,而没有发展出一套适合现代公共生活的准则体系,这就需要把古代的个人道德修养和遵守当代社会的公德协调起来。又如古代文化重视以德治国,这一原则在现代社会仍有意义,但必须与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要求结合起来。再如中国古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这与现代民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古代的以民为本的价值观也需要在现代社会落实、转进为一套民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意识。因此,当代文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传统文化需要与之协调适应,才能为今天的社会服务。现代社会的生产及消费在主导性质上主要是工商社会,传统文化如何在工商社会、在商业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都需要从协调和适应这个角度去处理。但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除了协调和适应的一面,还有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加以范导的一面。意思是说,还要注重在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倾向、当代文化的商业化、现代价值的个体化,都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一起来加以矫正,所以,我们说传统文化仍有现代价值,正是指传统文化的传习有助于对治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和发展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意思是,任何对历史遗产和传统的继承,都是在当代的条件下的一种活动,而与当代的事变无可摆脱地汇合为一体,从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当今之变来从事继承的活动。因而,这种继承不能不包含着改造、转化、发展、创新。当然,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这种发展转化的程度不同。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继承,是从自然到自觉,自觉推动文化继承向着我们的理想方向发展、转化、创新。从前一个时期我们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其实,古为今用就是文化传承要注重当代的需要,结合当代的视界;但推陈出新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谋求新的发展。我们的古人常说承先启后,承先就是继承,启后不仅是把承接的东西延续到后世,还要对新的发展有所开启。古人常说的“继往开来”也是一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以继承为基础。这样所了解的“传承创新”或“传承发展”,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问题上的各种关系。

对“创造性转化”有一种理解是:“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其实,不能笼统地说创造性转化在表现形式上完全弃旧图新,不能笼统说在文本的表现形式上要改造旧形式。因为在文化传承中很多都是“旧瓶装新酒”,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文字语句的形式是可以传承的,但可赋予新的意义内涵、新的理解。对于“创新性发展”,也有一种理解是:“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果说在创造性转化的问题上不必特别强调形式的更新,而在这里恰恰应该提到形式的创新。创新性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所以应该加一句“发展其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造的转化”这一概念本是美国华裔学者林毓生在1970年代分析“五四”时代激进的文化思潮而提出来的,他本人也曾说明他对应使用的英文为“creative transformation”,“创造的转化”是对这一英文的翻译。林毓生指出,一方面,“创造的转化”这个观念的内涵是重视与传统的连续性而不是全盘断裂,另一方面是在连续中要有转化,在转化中产生新的东西。因而,如果从我们今天对文化传统继承的立场来看,海外学者对“创造的转化”的具体理解,有各种局限性,这也是需要指出的。这主要是:第一,这一观念没有表达“继承”的意识,甚至和“弘扬”相对立,这样的立场不可能成为我们全面的文化立场。第二,转化的方向只是有利于与自由民主的结合,完全没有考虑与现代社会道德、伦理秩序、心灵安顿、精神提升、社会平衡的需要结合,这种转化就不能不是单一的、片面的。

全面把握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论述在国内外引人注目,广受好评,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中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充分综合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各阶段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方针,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学术界有关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加以发展创新,完整提出了“两有”“两相”“两创”的方针,为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两有”即对古代的文化要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两相”即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即对中华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有”讲的是继承的区别原则,“两相”讲的是继承的实践要求,“两创”讲的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继承是基础,创新是重点;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新的含义就是转化,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就是创新。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是对党以往的文化方针的新发展。

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创”思想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他在谈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指出:“最根本的还要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这说明,文化自信很重要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自信。观察思考当代中国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有历史的眼光、民族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没有这样的眼光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现实和发展,就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持自己的话语权。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是其他自信的总源头,坚持文化自信是坚持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重要论述的一部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实践中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不是外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承接关系。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成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现实意义。可以说,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就更有底气;传承发展好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就能更加坚定。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提出“两创”的基本前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道德,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同时,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建立合理关系的地方。“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利用、扩充、改造和创造性的诠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发展其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应该指出的是,需要把“对中华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放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整体中来加深理解。其中反复提到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继承、弘扬应当是转化、创新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两创”虽然是实践的重点,但还不能把党对传统文化的方针归结为“两创”,仅仅提“两创”还不能使我们全面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必须把“两有”“两相”“两创”的方针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整地理解、体现党的文化方针。

文化的弘扬,就是把承接下来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绝不等同于固守其成、裹足不前,也不等于自高自大、盲目排外,恰恰相反,自信从来都是在兼收并蓄、动态前进中实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充满活力,正在于其以开放包容的心胸积极吸纳来自各时代各方面的优秀元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绝不意味着封闭自大、不看世界,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全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还包括广泛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经验、成果、财富等多方面。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一向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学习吸收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对世界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2022-04-25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641.html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3,6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