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深度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报告(简版)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8日   第 10 版)

阅读提要

开展“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课题研究,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为理论导向,观察、思考、回答新时代中国画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立足“两个大局”,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究新时代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新趋势、新目标以及新前景等问题。

本课题立足于中国画本体研究,从实践与学理上,回顾、梳理和总结中国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探索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为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照,从而体现其学术意义;围绕中国画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历史课题、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时代任务、基本状况及经验教训等,针对性地就相关热点问题和前瞻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为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以助力中国美术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从而凸显其现实意义;作为对政协书画界委员政治引领、凝聚共识的一种有益探索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书画领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把共识凝聚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上来,凝聚到胸怀“两个大局”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上来,凝聚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上来,从而彰显其政治意义。

新时代中国画的特征

(一)新时代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艺术表征。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与美学思想,塑造了中国画的审美意象、形式语言及表现方式。中国画笔墨经历代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艺与理论体系,为中国画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也要有效利用新媒介图像丰富中国画的主题、观念及形式。新的工具、手段及方式为笔墨赋能,让传统笔墨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国画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画既拥有更加自信的文化意识,也展开更加开放的艺术视野;既坚持笔墨的传统价值,又广泛引入新的工具媒材;既深入探究中国画本体义理,又充分融入新的视觉经验;既充满新时代的思想情感,又不断创新绘画语言;从而实现从精神到主题、从思想到语言、从技艺到样式的全面繁荣。(1)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新时代中国画创造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充沛、艺术视野开阔、视觉资源丰富、形式语言多样,以重大历史题材及现实题材为主导的中国画创作,以精深的思想、精湛的技艺及精良的制作,成为当代中国画精品力作,有的可以彪炳中国艺术史。(2)中国画创作人才不断涌现,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中国画艺术家将以经典的中国画创作成为标志新时代高度的艺术大师;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始的一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培养了大批年轻创作力量。由政府、社团及专业机构举办的不同主题、类别、规模的中国画展览,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与中国画创作人才。(3)中国特色画学体系初步建构。新时代的中国画学体系从中国古典哲学及艺术理论中汲取营养,以当代中国现实的文化观照,对中国传统艺术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现实中凝练中国画理论的时代课题,展开建设性的中国画评论,寻求中国式的方法论,建构当代中国画的价值标准。走出对西方文艺理论的盲目崇拜,用中国的理论智慧来阐释中国画创作实践,为世界美术理论增添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4)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画高度认可与喜爱。中国画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美的享受对象,在全民性的美育普及中,中国画向社会大众注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内蕴气质,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及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激发人民群众的生活热情,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及鉴赏能力。

(三)新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也是中国画现代化的时代。中国美术及中国画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翻版,中国画有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逻辑,它基于中华优秀传统,适应中国现实土壤,是对中华民族奋斗历程、新中国的建设历程、新时代的伟大征程的精神凝练与艺术写照。新时代中国画的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当代美术演进的断裂性及颠覆性,它是在传承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实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画现代化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社会、文化为艺术内驱力,从而体现为建构性的语言体系、正能量的主题取向及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体现为与新时代精神紧密相关的主题思想、观念情感、图像图式、形式语言及工具媒材。

(四)新时代中国画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实现了一条根植中华优秀传统,立足中国本土现实,借鉴国外优秀视觉资源的艺术成长道路;新时代的中国画将从此前一百年的兴衰之中找寻经验,探究规律,以迎接未来的百年发展。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以清醒的战略目光应对全球性的文化困境,用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为世界提供中华文化智慧。在全球装置、影像、观念艺术盛行,架上绘画衰落的艺术格局中,中国画将以现实主义精神与方法、意蕴精深的平面形式,为衰落的架上绘画提供重振方案。

(五)新时代的中国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文化需求是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部分,文化需求必将带动起全民族审美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也要求中国画提供更多的艺术精品。新时代中国画家要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审美水平及鉴赏能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审美诉求与鉴赏批评,让自己的创作获得人民群众的艺术认可,从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群众看不懂、读不惯的自画自乐,是新时代中国画家要极力摒弃的创作倾向。

新时代中国画的使命担当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画的繁荣兴盛。民族复兴的总体进程中包含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画的繁荣兴盛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繁荣兴盛的中国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传承的根源意识以及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为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及审美享受,也将展现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及时代新貌,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国画所包含的创造性智慧为全人类共享。

(二)新时代的中国画家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中国画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在思想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挖掘历史题材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蕴与时代价值,让历史铸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沉动力。用艺术的视角聚焦现实,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众多展览逐渐脱离小品情趣而凸显精神性表现,体现出对大主题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及对历史的纵深思考。新时代中国画主题创作不仅是构建一个视觉图像的历史,它更是中国画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的新时代的精神宝库。

(三)新时代中国画要发挥价值引领与审美启迪作用。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笔墨形式陶冶人心,用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艺术形象感动人心,用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中国人精神风貌的丹青描绘振奋人心。创作出具有真善美永恒价值的中国画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及审美取向。

(四)新时代中国画要努力表现人民。人民成为新时代中国画的表现主体,中国画创作者深刻观察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深切体验人民大众生活,用画笔传递出普通百姓的诉求与心声,用笔墨描绘出新时代的生活气息及广大人民的精神面貌。

(五)新时代的中国画要为人民、为时代奉献精品。文艺作品能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是摆在中国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精品创作是最好的答案。艺术家、政府及社会力量携手从中国画高原迈向高峰。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

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也还面临许多挑战与问题。比如,产生于古代农业文明的中国画,如何表现当今社会生活的现代景象与时代精神?曾经作为文人自娱雅玩的中国画,在新时代如何走入公共空间,服务普通大众?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符号的中国画,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广泛理解与欣赏?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中国画领域也十分突出。中国画还存在很多现象与问题,如,图解主题的创作显露出思想性、文化性的薄淡;创作题材扎堆雷同而千人一面;玩弄笔墨而缺少时代关怀;人情评论、红包评论消解了批评的锐度与深度;大量的“制作”与“生产”的“作品”拉低了中国画的审美高度;“商品化”的利益驱动削弱了作者的精神性追求;关注表面的视觉与感官刺激而导致作品内涵苍白;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而渲染阴暗、扭曲与血腥;文化积淀单薄而使作品流于媚俗与低级趣味;草率应酬、粗制滥造而使作品等同垃圾;等等。更有甚者,前一时期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把人们价值观中很多美好的、正面的东西消解了、抛弃了,美与崇高、理性、良知等在人类思想史和精神史上被无数事实以及逻辑所证明合理的东西、向上的东西,都成为一种被碾压、戏弄的对象;甚至个别中国画创作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等。

新时代中国画的文化传承

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画的灵魂,那些既体现中国文化传统血脉,又反映中国当代生活底蕴,具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引领力、社会现实的观照力、民族复兴的价值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的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画应该弘扬和发展的精神指向。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画理论与实践体系,不仅是中国画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提出的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涉及艺术本体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更关涉其所内涵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同时,新时代中国画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一)传统文化培养土壤相对薄弱。语言及文化环境与古代相比已经大相径庭,简体字、白话文背后的思维方式、情感和精神意蕴等与繁体字、文言文背后的差别很大,导致传统文化的陌生与隔阂。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兴起,古代的思维方式已经日益疏离,这将影响到对于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画的认知与理解。

(二)自然、社会环境消解中国画的文化纽带。自然越来越被打上人工痕迹,原生的自然空间正在逐步缩小;城市文明的人们越来越被包裹在钢筋水泥之中,与自然越来越疏离。生活在一个“眼球经济时代”、争夺“注意力”的时代,人们更容易被闻见、习俗和利欲所牵引,削弱了艺术家创造、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分科教育削弱中国画的文化整体性。脱胎于西式教育的现代美术教育,比如分科教学不仅割裂了中国画原本认识和表达世界的固有方式,削弱了中国画的本质特性,而且使得画家在其他综合素养方面明显缺失,导致难以理解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方式、美学内涵以及写意精神。同时,美术教育还存在“重西画、轻国画”的倾向。比如,在美术院校本科招生考试的科目设置上,素描、色彩、速写这些基于西画基本功的课程,几乎是各类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而作为中国画千百年以来学习与传承方式的“临摹”及其相关的书法、诗词等,在美术高考科目中几乎完全缺席。为满足应试要求而按西画课程设置的考前班训练,驯化了年轻一代在审美价值标准上的“尊西卑中”而失去文化自信,造成中国画专业的优秀生源紧缺、后继乏人,以及中国画欣赏群体的严重萎缩,造成以中国画为承载的中国式的观察方式、认知方式及情感方式的传承断裂。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即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建构新时代中国画之“道”。新时代呼唤对“道”进行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阐释与发展。努力诠释和表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传统由技入道的理想艺术境界的传承和发展。

(二)遵循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的实践方略。守正即是坚守中国画的本质内核、中华文化的正脉;创新是在吸收传统、关注现实及借鉴其他门类艺术及外来文化基础上,个体创造力的充分激发和新的拓展。

(三)中国画肩负多重使命的文化传承。新时代对中国画家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既要以精品创作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攀登,又要着力于人文环境的培育、审美环境的优化和人民审美素养的提升,以中国画的承载形式形象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中国画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的文化形象。

新时代中国画体系建构的

重要性及其构想

(一)中国画的理论与价值体系有着悠久而自足的学术渊源、相对明确成型的研究对象,以及深闳丰富的文献成果,作为中国画理论与价值体系的核心语词,“画学”概念的建构在当下尤为重要。重新转入指向中国画创作本体的内向视角,落实到对于个案史实的廓清与整理,将对于新时代中国画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起到有效的建构作用。

(二)在建构新时代中国画的评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方面,把“神、逸、妙、能”为中心的传统中国画品评体系,转换为当代中国画的评论体系,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画评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古代与近现代中国画品评文献的重读与整理至今仍是中国画学评论体系与话语建构的重中之重。在现代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呼唤点评式、贴近中国画创作本体的评论。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中国画作品推介出来。力求少一些空头评论,多一些讲得准、谈得深的优秀评论文章。

(三)在建构新时代中国画的创作体系方面,涵盖传统笔墨及其当代拓展、中国画与“水墨”的辨析与博弈,以及当代图式语言的新拓展等问题。通过吸纳笔墨传统,抒写主体精神,使之完成中国人内在精神的延续与拓展。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处理好图像资源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在更好发展中国画本体语言的基础上,应对图像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教育体系方面坚持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把握全球文化发展趋势,加强对西方艺术的对比与参照等课题。建构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以及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宏观思考中国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既吸收传统画学“传移模写”的传习方法,保持画学延展的纯正性,也要秉承“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使中国画教育方法、理念与时俱进,汲取外来文化中适合吸收的养分,为新时代培养具有高水准、广视野的中国画艺术人才。

新时代中国画体系建构的短板与不足

(一)在理论体系方面,缺乏系统性中国画理论建设的意识;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脱节;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理论建设亟待加强。要整合中国传统画论资源,理性阐述中国画理论体系内容;发扬中国画发展史上画家治论的传统,加强研究者的读画能力与创作体验;呼唤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研究成果,使原有散落、感性、即兴式的理论文献进一步系统化、活化,发掘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智慧和理论成就;将现当代艺术展览文化与美术批评也切实纳入到中国画学研究的范畴。

(二)在批评体系方面表现为以中国价值观为主导的评价体系缺位。缺少基于中华文化主体精神,对中国画自身规律进行深入探究,达到哲学、美学层面的理论与批评。要建立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创建属于新时代、立足中国立场、以中国价值观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理论与批评体系。

(三)在创作体系方面,存在题材扎堆、图式雷同等艺术表现同质化现象, 大量的书画作品被大批量地“制作”与“生产”。亟待通过某种机制和手段,最大程度地焕发出艺术家个体的能动性;主题性创作呼唤创新意识与真情实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反映出时代温度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加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中国画创作体系建设。

新时代中国画的国际视野

(一)新时代的中国画对世界优秀美术的交流与借鉴、融合与创新,将民族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国际艺术的语言,是现阶段艺术家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要在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中华传统的文脉上,广泛学习与借鉴世界优秀美术的成果,并转化出可以与全球对话的国际性语言,开拓中国画艺术的疆土,传播好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二)中国画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人类内心的共知与共情,因此在传播上并没有地域和国界障碍,这是新时代给予中国画的机遇。新时代中国画的国际传播将凭借更为多样的媒介形式,展现出新前景与新趋势,也是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新战略与新目标。(1)中国画国际传播缺少有效对话的平台。需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以对方能听懂、看懂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文化交流活动的前期策划时,找到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借由当代的视野与思维去建构不同文化之间能够交流与对话的语境。鼓励画家跳出国内视野,关注世界共同话题以及全人类的精神生活,打破中国画仅仅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播局限,不断提升中国画的海外影响力。(2)中国画国际传播需要更高的文化站位。海外的中国画传播途径众多,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要从国家层面支持和鼓励公立机构策划大文化站位的高质量展览、出版、活动等,搭建好国立艺术机构对接海外机构场馆的平台,促成高规格的文化合作;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艺术高度的作品送往国际艺术的主平台,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文化气象;利用好对外文化联络局及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的海外优势,帮助中国画优秀项目走入海外国家级或具有重要地位的博物馆、美术馆、院校、出版社等机构,促成高规格的文化合作,有效实现中国画在海外的影响力,拓展喜爱中国画的海外人群。(3)中国画国际传播需要利用好国际艺术资源。需要以国家名义建立一种稳定机制,用于资助海外的中国艺术研究人才和海外的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中国艺术收藏,凭借当地资源、当地人才,在当地完成展览、研究等学术活动,以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让中国的文化形态以最简单、快速和更无缝衔接的语言方式在其他文化体系中传播,进入当地主流文化圈,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赞助海外有重要影响力、有珍贵藏品资源的美术馆、博物馆或其他机构完善或建立中国馆,使中国的艺术资源以常态化的方式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内容,展现中国文化形象,丰富中国故事的内涵与影响力。(4)中国画国际传播需要拓展有效渠道。利用新的平台和媒介,增加传播的影响力。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手机等社交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中国画相对单一的传播方式,提升中国画传播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将中国画作品引入影像、装置等当代艺术表达方式,使其更形象、更直观、更具吸引力。

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100年也是党领导我国文艺的100年,中国画作为革命文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独特贡献。事实证明,“二为”“双百”方针,是促进中国艺术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画繁荣的重要方针。

(二)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的人民性在根本上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画的价值取向及创作方式,它集中体现为中国画的创作来源于人民、中国画表现人民、中国画服务人民。

(三)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要做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源泉;同时,在网络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是在一个更为开放、多元、丰富的文化艺术环境中展开,要善于汲取世界优秀艺术资源。

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前景

(一)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有近三十年的时间。有自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济奇迹,有自2035年建成的文化强国基础,2050年将迎来一个中国画更为繁荣发展时代。

(二)中国画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西降东升”的历史趋势将重构世界经济、政治及文化版图。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画将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现代艺术,展现出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中国特色,并为世界美术的架上绘画振兴,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与方案。

(三)中国画由“高原”攀向“高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为中国画的精品创作、为中国画筑就高峰创造了最好的时代条件。弘扬主旋律、关注现实、具有高昂时代精神的中国画创作思想、观念、手法成为主流;由一大批肩负历史责任、体现新时代文化精神、反映新时代思想观念及审美情感,实践新时代的语言方式,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中国画家组成的创作队伍日趋壮大;由国家层面高层设计并实施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机制在人员、组织、规划及资金上的保障趋于持久长效;鼓励艺术家精心打磨作品的劳动态度,褒扬艺术家在中国画主题及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贡献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的有利条件下,在中国画家肩负时代使命的不懈努力下,新时代的中国画必将迎来一个高峰耸起、群星璀璨的时期。

>>> 繁荣兴盛的中国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传承的根源意识以及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为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及审美享受,也将展现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及时代新貌,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国画所包含的创造性智慧为全人类共享。

>>> 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涉及艺术本体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更关涉其所内涵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 新时代的中国画家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中国画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在思想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 要在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中华传统的文脉上,广泛学习与借鉴世界优秀美术的成果,并转化出可以与全球对话的国际性语言,开拓中国画艺术的疆土,传播好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2022-04-1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273.html 1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报告(简版) 23,2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