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把一树花开写给你听

——读梁衡散文随笔《天边物语》有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1日   第 12 版)

雨童

“物本无言,全在人悟。悟则有美,悟则生趣。”

2022年,我收到第一份珍贵的礼物——梁衡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随笔《天边物语》。

“天边物语”,我在2020年4月22日的下午,第一次在杂志上见到这个专栏时就一见钟情!

当时是几张大样,准备刊发在《国家人文历史》上。其中的一篇《山中柿红无人收》,是采自我的家乡三门峡的图片和文字。当时,我便被深深吸引。

围困在疫霾里,第一次看到这个浪漫、清新,带着诗和远方的名字,眼前顿时一亮,像一束光照了进来,心境豁然开朗。

梁衡先生在全国各地游走中,捕捉和发现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那些花、叶、果、树……纷纷跃上了白净的铜版纸,图文并茂、大气时尚、鲜活灵动,让人惊艳!

“天边物语”这个名字,是梁衡先生著作里,少有的带有浪漫色彩、充满诗意的名字,轻轻呢喃,会有像羽毛滑过心尖的悸动,这大概是他在写人文森林系列专题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后,让心再出发,行走在天地万物间,在文学边缘的又一次创新、猎奇。

打开邮包,拿在手里的这本散文随笔集,让人爱不释手。

单说封面。

金黄的银杏叶子,一片又一片散落一地鹅黄,三朵绿色的叶片,从“时间雕刻的缝隙”间飞旋穿越而来,自然、温暖、时尚、别致。

我猜度,这是代表着这本从四季交叠的时光里走来的散文集,呈现的是时间的刻度与美好事物的容量。

书中的第一张照片,是梁衡先生几年前,在乡下农家那片园子中摘菜时拍的。手挽竹篮,笑得明亮,这是他“解甲归田”后惬意、放松、快乐、积极生活的状态。不管是新闻大家还是文学大家,他传递给人的从来都是正能量,这本书呈现的也是这种心境和情致吧。

就像开篇这首诗一样,就是先生的人生姿态。

人在自然中,阳光雨露风。

身似一株苗,心随万物生。

与过去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凝重含蓄、宏大叙事惊动文坛的政治散文不同,作者到2012年渐渐进入“红肥绿瘦”的生态散文写作,这的确是一本“大家小书”,但却能带领大家开启一段轻松、愉快、充满惊喜的“审美之旅”。

这本融文章、诗词、摄影、绘画为一体的散文随笔集,只有152页,4万多字,却容纳了41篇短文,69幅图片,配诗近20首,有山水、器物、建筑、石刻、人事等六大类,篇篇文章短小、精致,语言鲜活、文笔轻松,有思想、有温度,令人赏心悦目。也同样体现“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这一梁衡先生著书写作的格言。而这本书则是侧重“为美”而写。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身边小院的一花、一草、一木,到遥远山村的一树、一碑、一老屋……看似身边平常物,但每翻一页,花儿绽放、树儿摇曳,苔藓盖瓦、落叶铺满深秋……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写尽稀、奇、美和趣。他以轻松的文笔抒发赤子情怀和童真之趣,满足读图时代读者的需求和审美情趣。

为此书写序的著名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先生这样说:“《天边物语》以散文随笔的方式阐述作者审美情怀和艺术见解。悲剧与崇高,让艺术成为一个‘征服人的黑洞’,而‘最纯之美’和‘最真之情’又将引向至真至纯。其实,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是未开化的孩子,永葆一颗童心,否则,作者身为一位多年的‘官场高干’,怎么还会去留意一片落叶,并能读出其中的美感?”

说得真好!

“山中柿红无人收,沟底麦绿秋水流。

又到一年冬闲时,鸟不飞鸣人不走。”

特别高兴,《山中柿红无人收》这篇散文就收在这本书的第25页。

那是2016年11月17日至20日,梁衡先生应邀再次到三门峡考察采风,同行的还有其学生来向武教授和出版人胥女士,是一次典型的文化之旅。

我们陪着他到渑池县寻访黄河岸边、黛眉山下,挺立于滚滚红尘中3700多年“黛眉周柏”,这让他为之倾倒。他抚摸着树干,思索着、凝望着,良久才连连赞叹:“太震撼了!”并留下“黛眉周柏”四个大字。

很遗憾这棵“奶奶柏”终没能成为他的另一本巨著《树梢上的中国》的其中一棵,足见梁衡先生为了寻找人文古树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足见他严谨的创作态度,令人尊敬。

在来时的路上,车行至一处山沟时,远远的一棵柿树,如小灯笼般的红柿子挂满枝头,站在绿的麦田里。他喜欢极了,下车拿着手机一边感叹,一边拍照许久。目光清亮,笑容满面,很投入地拍照、欣赏,开心得像个孩子。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天人相通,心境大好。”先生当时的真实感受就写在这篇文章里。

采风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新闻侧记《黄土地上的依恋与守望——梁衡三门峡行记》,对于这一段经历文中只留下了一句:“阳光柔软了一地绿毯样的麦田,柿子似梅花盛放旷野。”

没想到,不久梁衡先生却写下了这篇散文随笔,专门为这片山谷里的红柿子,天然的图画所写。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无人问津的红柿子,早已熟视无睹。而在他眼里,这显然可比画家吴冠中的“新水墨派”画,札枝如渔网抛空,甚有朦胧之美。

“匠心力穷心用尽,不如山色一面开。莫恨绝技无师处,只缘未到此山来。”梁衡先生无意间在这深山大涧里,看到大自然原来是这样作画,以这首诗收尾,道不尽欣赏与赞美。

梁衡先生的这次渑池之行,收获颇多。在刘少奇同志写下了《论共产党员修养》的故居,他写下了“战火中的修养”六个大字,又为拥有5000多年仰韶文化的渑池考古遗址,写下名句“仰望仰韶 躬耕未来”,被广为传颂和采用。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举办,这条“开”满柿子的沟涧,在他心里该是多少深厚灿烂的文化积淀。

常怀菩提心,草木皆有情。

渑池之行并不是我随梁衡先生第一次去采访古树。

2014年11月,也是在美丽的冬季,梁衡应邀参加三门峡市特博会。作为接待单位,我有幸成为采访他的记者。

“著名学者、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

提前三天接到采访任务,我一边感到欣喜激动,一边满是诚惶诚恐。一个地市级的小记者,采访这么大的官,说实在的,我没一点底气。

为完成采访任务,我用三天三夜时间搜集他的书,《没有新闻的角落》《觅渡》《把栏杆拍遍》……他的新闻理论、写作方法使人醍醐灌顶,散文大气厚重,我一眼沉醉、淹没其中不能自拔。

第一次陪梁衡先生在三门峡找树是在陕州区观音堂镇,有一棵1500年的古槐名“七里古槐”。他看到这棵树时的那种痴迷,我至今难忘。回去后,他便创作了《死去活来七里槐》,发表于《中国作家》《中国绿色时报》等报刊,在业界和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这篇文章随后收录于《树梢上的中国》。“七里古槐”有幸成为他人文古树系列中的第一棵古树,也是他手绘、题诗的第一幅人文古树图,这次也收在《天边物语》中。以后他写古树配诗和画也是因此而来。

感谢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的家乡三门峡市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对于我来说,这次采访使我终生难忘,回去后写成的通讯《穿越历史沧桑的深情凝望》获得当年本社的新闻奖一等奖。

回想往事,让我感触至深。

我们在世事间繁忙奔走,大抵已疏忽了身边多少的美好。而梁衡先生却将这发现呈现给大家。

老子道德经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里所谓的“大人”,可指伟大人格的人。赤子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

作者就是这样的人。

“物本无言,全在人悟。悟则有美,悟则生趣。”这是作者自序中的一句话。这本书不仅有散文随笔的美,也可称得上是一本科普书。

大家会惊喜地看到,原来,生长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韭菜花开为紫色,生于山下则为白。贵州韭菜坪10万余亩的紫色花海、烂漫到天际,真是稀奇。

人与草色共浪漫。原来,贵阳的沙漫草,在我们这里还有个更加浪漫的名字,叫作粉黛子草,实属美得有趣。

第一次看到,宁波的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石虎,原来也执守着一份纯真,与北京什刹海的后门桥下镇水的八夏,亦相映成趣……总之,揽这本书在手,“夏若凉风,冬如暖床,可手中把玩,伴书而眠。”甚好!甚好!

“这可看作一本大人的‘小人书’连环画;一本插图版的笔记,抑或附有笔记画图。诸君在茶余饭后,挑灯烹茶,把卷共赏,或可会心一笑,沉浸美趣之中。”这是作者书序中表达的心愿。

正如此时,我正泡上一杯玫瑰花茶,又一次翻开这本散文集。仿佛作者就坐在你身旁,讲了一段又一段他走过的地方,发现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事物,与你快乐分享他的惊喜、他的感悟,都是那么的美好……(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三门峡市民协副主席)

2022-04-11 雨童 ——读梁衡散文随笔《天边物语》有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848.html 1 把一树花开写给你听 22,8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