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文杰
“今年,我最关注的还是基层智慧医疗建设。”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讲述了一个故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银川市永宁县三沙源社区居民赵女士的父亲开始咳嗽,后来越咳越厉害。一家人十分纠结,这个节骨眼儿,去医院,可能交叉感染;不去,又可能累及家人。正在着急的时候,赵女士的同学向她推荐了线上问诊。她立马扫描二维码,登录一家线上问诊平台。屏幕另一端,医生详细询问有无发热、体痛,咽喉是否干涩……根据症状,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并给出居家观察建议,有情况还可随时联系。
“近年来,我国针对基层看病就医的瓶颈问题,创新医疗服务举措,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初步成效。但仅仅提升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稳定村医队伍,显然还远远不够。”马秀珍认为,要实现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让百姓在基层卫生院(站)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核心在于给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用数字科技、智慧医疗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批复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几年来,宁夏通过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帮助基层医生更加准确地对66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解决了乡村“弱医、少药、缺检查”的困境。
对此,马秀珍建议总结宁夏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将人工智能产品与线下医疗服务紧密对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为基层百姓提供疾病监测、慢病随访、用药干预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远程医疗、公卫信息平台等系统的基础操作培训,以及对各类信息数据的管理、整合和处理能力培训。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参考诊疗意见,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专业能力的培训,填补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