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广告

家、校、社协同 助力劳动教育

华夏圆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题组在行动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9日   第 12 版)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关工委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白晓泳在新疆和静县考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华夏圆梦大数据学分采集系统展示

和静县三年级学生,在和静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认知玉米生长。 劳动基地河南太康课题组的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认知大豆生长,很有兴趣的学习耕育知识。 山西朔州学生走出校园,奔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孩子们无比兴奋!

一、时代需求,劳动必修呼之欲出。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也下达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0年,被称为“劳动教育落地年”。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效应已经显现。由政府牵头打造的“综合+专项”“紧密+松散”“国有+市场”“营地+农户”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浮出水面。在学校建立专门劳动教育教室和基地,突破场地、设施等条件制约,构建校园、田园、家园、社园四园联动实践场,整体设计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逐步健全了劳动教育落实机制。

二、五育并举,上下齐抓大中小学生劳动素质。

“德智体美劳”统称五育,是中国义务教育的底色和传统。

党中央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教育部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推动出台了很多指导性纲领和建设性意见,要求全社会重视并加强劳动实践和教育,要求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从不同层面对劳动教育作出部署,并强化督导检查,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劳动教育要求。

劳动教育,步入全新的轨道。

三、校外劳动,谋手脑相长增自立。

劳动教育是贯穿个人一生的必修课程。爱学习、更要爱劳动,目的在于身心全面发展。

然而,现实是社会普遍重视学习成绩,对劳动教育关注不足。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导致下一代劳动观缺失,踏入社会不想也不会做饭、不会料理家务,不懂珍惜餐食,不懂自强感恩,缺乏人生韧性,经不起挫折,认为父母保姆式的抚养天经地义,甚至以体力劳动为耻,这样的人生怎能身担重任?

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爱劳动,也要带动孩子爱劳动。孩子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不会做的可以共同来做。每个家庭成员既是劳动者,也是成果的享受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劳动融入生活,人生才能更好。

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获得事物之真知。一个人从小历经劳动磨练,才能身心健康,才有可能成为国家栋梁。

四、五老传帮带,家校社协同突破教改瓶颈。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发挥五老传帮带作用,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正是新时代号召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协力帮扶,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国家意志。

在党中央劳动教育精神指引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成立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联手“华夏圆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题组”,构建了家庭、校园、社会互动体系,创新了劳动育人全新理念。他们指导全国符合劳动教育条件的研学基地、农业产业园、中小型文旅景观场所等,升级改建成为符合大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学分考核的实践场地。为了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品牌形象,与课题组共同研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建标准,从课程设置、师资(辅导员)培训、大数据植入、学分采集、安全设施改造以及后期运营服务扩展等方面寻找标准,为全国劳动教育步入快速道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迅速扩张,及时提供行业准入门槛的暂行规则,制定家、社、校互补的基本要求,完善体验式教学和常规性劳动的大纲设计,为整体打造劳动基地的轮廓和形象,塑造了标板。特别是在为孩子们校外实践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健康监测、饮食卫生、食材安全、质量检验、种植养殖、终身学习档案的大数据追溯等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五、课程编制,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劳动教育是个老话题,劳动课程设置又是个新领域。鉴于劳动教育的特点和中央对劳动教育的指导精神,统一劳动教材是不太现实的。我国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很大,加上民族多元、地域辽阔,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一定要突出地域特色。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及时组织专家,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务统筹进行了专项研究。他们运用一个主菜单+一个副菜单概念,承载劳动课程规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菜单承载基础劳动课必修的内容。副菜单就是因地制宜,突出各省市、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地域文化、非遗传承手工、地方传统农业、工业等劳动项目,在主、副菜单中选择适合自身文化、地域、传承等的劳动课程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教育部对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分三段组成。一是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各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内容;课外校外劳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3年级以上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每学年还要设立劳动周,以集体劳动为主。

劳动教育课程以劳动策划、技能指导、实践锻炼为主,具体内容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与学科课程形成区别。体现“一纲多本”,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要。

六、华夏圆梦,课题计划中的创新模式。

华夏圆梦(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以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念的公司。该公司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古炼今为宗旨。

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后,他们迅速组建了“华夏圆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题组”,结合教育部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标准,围绕课题计划开展了校外劳动课教学试点。

一年多时间在一百多个县级建立符合劳动基地建设条件的基地,先后带专家深入走访、摸索、探讨,缜密调研,听取意见,宣传劳动精神,提出校企合作建议,鼓励加入新时代劳动基地创建队列。

当申报条件经过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审核合格后,他们及时配合地方政府和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考察验收,成为中国关工委教育中心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验基地。

这一做法能够解决大中小学生校外劳动实践的场地和课时期间的安全管理难点,有效提供了劳动课程设置的分层次计划和思路,解决了劳动学分不同环境和不同体验下的大数据考评难题。

截止2022年2月,已面向全国初筛选了1000余家具备基础教学条件的劳动教育基地,并完成了部分基地的实地考察工作。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3000家地方农业龙头、研学旅行等企业,共同打造3000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体化服务、全国农业产业基地一体化服务、中心城市周边乡村旅游一体化服务、特色农产品品牌及中华民族品牌文化体验博览馆的建设运营等。

七、学分采集,

让劳动课考评不再抽象。

劳动课,不像其他课程有试卷和完整的考分评判体系。劳动学分的评定和采集,特点就是突出视觉(视频),借助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手段来完成,为此,华夏圆梦(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推进课题计划,联合互联网大数据研究院积极探索大数据管理系统应用与全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数据信息服务工作,在北京成立“劳动教育大数据运营总部”,组织全国顶尖研发团队,开发建设“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大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拟在中国教育智库网(贵和库)信息平台开设机构账户,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记录大中小学生基地学习的过程、成果;采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全程记录,学生劳动学分存入贵和库终身检索使用,为未来中、高考录取及人才选拔提供决策依据,构建全国大中小学生劳动能力与品德教育的可追溯征信大数据平台。逐渐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办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加快探索学校层面教育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适合的教育,关注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培养,强调“身心健康也是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打破“唯分数论”,构建起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治理能力四个方面的办学质量评价制度,让师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八、校企联袂,

为劳动教育注入无穷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新时代校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校企合作,是涉及不同主体之间的社会合作,通过政府“联姻”的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学校和企业正在组建良好的互动秩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纲要》赋予管理机构各项职权和政策优惠,形成利益驱动机制。

从华夏圆梦劳动基地课题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作用不可低估,企业利用社会责任对校外劳动教育的奉献意识也越来越强,滋生了强大的校企共建劳动文化的生态效应。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劳动教育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互补模式,也随之以多类形式和趋势在改变。校企共建模式,借助大数据非凡效果,精准服务于当今劳动教育,效果明显,成绩斐然,这种思维迅速进入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并正在更替着传统教育的家长思想和社会习惯。大中小学生的课外劳动素质教育,借助国家推动力和大数据共享,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将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全面展开。

我们在时代呼唤中发出心底愿景: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2022-03-09 家、校、社协同 助力劳动教育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011.html 1 华夏圆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题组在行动 21,0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