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实至名归”,振聋发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9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张宝川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再次提到粮食安全问题,这次他说了一连串发人猛省的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切切叮咛,谆谆告诫,犹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

确保18亿亩耕地,已经说了很多年。2021年8月,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为19.179亿亩。从表面看,这个数字也还不错。

但,总书记为什么说要“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实至名归”,这是前所未有的提法。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睿智与深邃。

他在这次会上历数了当前几类突出问题:挖湖造景,挖鱼塘、建养殖场、种花卉果木,占用耕地乱象屡禁不止;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放任乱占耕地建房……

他还说了一句重话:“崽卖爷田心不疼”!

这些年,全国政协就耕地保护问题开展多次视察调研,委员们对成就之下的一些苗头性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一是用地趋势问题。一些城镇发展“摊大饼”,一些开发区占地“没商量”,一些地方良田里面“打补丁”,等等。二是耕地质量问题。一些地方搞发展,在城郊占了一亩地,然后到山沟里平整一块地用作平衡。在一些地方官员看来,农业是弱质产业,不挣钱,还搭钱。而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决定着地方发展、财政收入、政绩考核、职务升迁。这些都是“硬冲动”。在这个“硬冲动”面前,对农业的发展、对耕地的保护就“软”了下来。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叮嘱就抛在脑后了。殊不知,吃饭这个问题,是治国安民的“最硬”的道理。经济发展快一点慢一点,只是生活的问题;粮食安全出了事,却是生存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事实不是已经无数次地警示过我们了吗?

俄乌边境的一声炮响给我们敲响警钟。乌克兰和俄罗斯是中国粮食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一旦事态加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可谓小。

事实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一些商品国际供应链的中断,我国的进口这两年已经受到很大影响。只是,这个“警钟”还不够响,没有冲淡连续十多年丰收带来的兴奋与轻松,引起有关政府官员和民众的清醒,仍然觉得“吃饭问题”离自己还很远。

1.3万亿斤粮食,14亿人吃,平均每人每天2.5斤左右,似乎也够吃了,但是,再去掉饲料粮,去掉运输、加工、储存、消费中的浪费,这个数字就打了不少折扣。实在不容我们掉以轻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在主要预期目标中,都加上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表述。

也许,搞粮食的官员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清醒些,在两会前夕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到大豆和油料的生产时说,“能多种一亩是一亩,多收一斤是一斤”。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古训早已有之:“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甜不忘苦。”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

我们常说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何为“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那么,当财政数字和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选择哪一头呢?

我们常说要“胸怀国之大者”。何为“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诉我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民以食为天”,还有比“天”大的吗?

还有,“问题意识”“底线思维”“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等,不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我们深入学习过的吗?

同样,我们也常说要做到“两个维护”。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诫我们了,要“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我们该怎样把“两个维护”切切实实地落到行动上?

对于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在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以增强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性的同时,还必须明白,这是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要求。我们应该掂量一下这些话的分量:

什么叫“长牙齿”的“硬措施”?

什么叫“军令状”?

什么叫“终身追责”?

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问题上,没有商量、妥协、犹豫、含糊的余地。

2022-03-09 张宝川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977.html 1 “实至名归”,振聋发聩! 20,9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