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迪
某一回中,孙悟空经过了什么洞遇到了什么妖怪?
如果这是一道游戏题,您恐怕会哈哈一笑;可是如果出现在小学语文考试中,您还能笑得出来吗?
如果在升学考试中,也出现类似的题目。您会不会欲哭无泪?
不是没可能。某地2020年中考选择《西游记》第27回至31回中各一个简短的片段,要求考生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某地2020年中考题,要求考生补全“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
面对这样的题目,一位老校长不知该怎么答题了。他是董玉海,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扬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董玉海发现,市面上很多教辅用书中,罗列了大量这种无意义的模拟考题,“名著阅读的应试倾向极大影响中小学生阅读动机和实际成效,使经典阅读背离了初衷。”
“名著阅读考查出现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不容忽视,考查学生阅读成效的考点大多落在对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的掌握上。”话及此处,董玉海更忧心了。
“过多地‘抠细节’、死记硬背,对名著进行支离破碎的解析,忽略了对名著深刻的精神内涵和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的把握,也无助于孩子们思辨能力的提升。”董玉海说。
今年两会,董玉海特意准备了《关于避免应试化倾向,给中小学生阅读名著“减负”的提案》,建议在具体的阅读指导和考试中抓大放小,重点关注和考察学生阅读名著的整体体会及相关的言语智慧。这也是对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检验。
“列入必读书目的名著,统一标准选定少量精华章节作为精读的内容,其他部分由学生通过泛读、跳读、浏览等方式自由阅读。”董玉海强调,各地在中、高考命题中要严格把关,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试题,引导中小学生名著阅读回到正确的路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