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李婷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由一颗颗颜色各异的珠子串连而成的灯笼,名为坠珠灯,灯皮和骨架都是把珠子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制作的,上面刻有‘书’‘礼’字样……”元宵节当天,河南开封汴京灯笼张展览馆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正在进行一场元宵灯彩直播,为人们讲解花灯技艺与文化。网友们纷纷互动留言:“这些灯笼好漂亮”“怎么还有这么多棱角的灯笼”“这个花灯上的纹饰太精美了……”
展览馆就建在张家祖宅。元宵节一早,张俊涛就到宅子里点灯,准备迎接前来参观的游客。从门口望进去,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不多时,200多盏灯笼就全部亮起,暖黄的光点映在老宅里的每个角落,置身其中,就是一场火树银花的视觉盛宴,仿若回到几百年前的元宵盛会。看着满院耀眼的花灯,张俊涛说:“这就是过节的味道。”
河南开封张家人,七代都做花灯。光绪年间,张弘带着一帮能工巧匠,布置慈禧在开封的行宫,五彩缤纷的灯笼衬得整个庭院富丽堂皇,慈禧大悦,“汴京灯笼张”的雅号便从此传开。
在张俊涛印象中,元宵节是家里最忙碌、也最重视的节日。他说,小时候每年春节过后,祖父和父母都要加班加点赶制商贩们预定的元宵花灯,他和妹妹则跟在一旁一板一眼地学。若赶上大雪封路,那年的收入便可能打了水漂;若天气晴好,就连节日当天,张家门口也门庭若市,前来购置灯彩的客商排成一队,做好一批便拿走一批。
“那时候过节,街上的娃娃们都提着家里制作的玩灯,但我们吃一顿团圆饭的时间都是从做灯笼里挤出来的。”张俊涛说。即便这样,张家每年过节都遵循严格的流程。挂灯笼、点灯、上香、祭祖……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节俗,也是元宵的文化,直至今年,张家的元宵节还是这样度过。
汴京灯笼张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祖宅内唯一的大型花灯高3米,宽1.6米,主体是一尊佛像,设莲花灯底座,点亮后庄严肃穆,灿若星辉。这是在1992年,张俊涛的父亲张金汉领着全家上下,以开封历史名刹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佛像为参照,花费大半年时间制作而成的。“雕像和花灯不同,花灯讲究内透,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父亲还是坚持去做。”张俊涛说。从尺寸测量,纹饰设计到选材用料,每一步都耗费了大量心血。张金汉做起花灯废寝忘食,他没有生活与工作区分开来的概念,生活于他而言就是工作,就连遗愿也只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传承花灯文化。
张俊涛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项事业,他秉持着父亲定下的家规:花灯手艺不是张家的,是国家的。于是,张俊涛腾出老宅建成展览馆,陈列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灯彩及制灯工具,免费对外开放。近10年来,张俊涛收集了几千条蓝印染布,几万块木雕实物,对其进行元素化分解,以丰富张家灯笼的内容。他还计划与高校合作,建立起“传统纹样数据库”,让花灯文化与互联网接轨。
为了更好地传承灯彩技艺,张俊涛每年不仅在国内免费开展50多期普及传承培训班,提供灯笼制作材料,也时常去到欧美国家及中国港澳地区开办灯笼展览,推广花灯的艺术与魅力。
“当一个人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盏灯时,或许这项技艺就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种子。我现在的目标是培养能把灯彩当成事业来做的人,从身边发现,从娃娃抓起。”张俊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