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冬奥中的宝藏文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27日   第 12 版)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正面背面

D54同心圆纹玉璧

七衡六间图

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

何尊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

长信宫灯

本报记者 李冰洁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日前,记者随北京市文旅局走进北京冬奥村,在广场区的“文化中国”展厅看到了与冬奥会相关的非遗、文创产品。其中,火种台、火种灯及奖牌的设计理念颇受关注,它们源自几件国宝级的文物藏品,吸引大家纷纷驻足详细了解。

火种台——何尊

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以“承天载物”为理念,采用了尊的曲线造型,纹路由下而上自祥云渐变为雪花,象征着北京“双奥之城”的精神传承。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何尊通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它形似一个喇叭状的花瓶,通体四道扉棱。上部以芭蕉叶和蛇纹点缀,腹部是高浮雕的饕餮纹,下部为浅浮雕的兽面纹,以云雷纹填底,采用高浮雕、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疏密有致,凝重而富有变化。

尊是古代的盛酒器,“何”是器物的主人,何尊就是西周早期一个名为“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距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何尊最为著名的就是底部铭文,共12行、122个字,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意为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引用自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是周天子对“何”的训诰。

近日,“何以中国——中华古代文明暨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即将在故宫文华殿开展,作为展览主题的点睛之笔,何尊届时也将“进宫”过年,和冬奥火种台一同在北京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

火种灯——长信宫灯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968年,解放军在河北省满城县(今满城区)陵山进行国防施工时,意外炸开了一座墓葬,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负责发掘工作。现场考古专家经过研究,断定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第一代王——靖王刘胜。郭沫若依据奇特地貌推测刘胜墓北边还有一座墓葬,经过考古工作者挖掘和研究,断定是刘胜之妻窦绾墓。

长信宫灯就发现于窦绾墓,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为铜制通体鎏金,灯体中空,外形是一宫女跪地执灯。宫灯铭文“长信尚浴”说明了这盏灯曾在长信宫的浴室中使用,便由此得名。

长信宫灯最绝妙的设计便是它蕴含的环保理念。由于古代灯具常用动物油脂作为燃料,燃烧时形成的烟尘弥漫扩散,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长信宫灯在使用时,呛鼻的烟尘能够随着热空气的推动徐徐上升,沿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内,逐渐冷却后形成烟灰,可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长信”,意为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同时,火种灯采用了环保设计,与2200年前的长信宫灯隔空对话,也正是“绿色办奥”理念的体现。

奖牌——同心玉璧和天文图

同心圆纹玉璧于1983年在广州越秀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墓主人是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距今约2100年,是全墓中发现的71件玉璧之一。

据了解,南越王墓出土玉璧可分为素面玉璧、分区玉璧、镂雕玉璧和出廓玉璧等。冬奥奖牌参考的“同心圆玉璧”是分区玉璧中的三区玉璧,即玉璧壁面以三个同心圆分为三区,纹饰最为繁复精美,级别也是最高,仅出土5件,在同时期的汉墓中极为罕见。而冬奥奖牌的同心圆共设五环,意为“五环同心,同心归圆”。

在冬奥组委公布的材料中,冬奥会奖牌设计参考的玉璧考古编号为D54,出自墓主棺室棺椁头箱内,外径28.1厘米,内径5.2厘米,厚0.6~0.8厘米,是已知汉代玉璧中最大的一枚。壁面内区阴刻三组龙纹,中区为涡纹饰,外区为六组龙纹。这枚玉璧为青玉材质,是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奖牌背面镶刻的同心圆环及24个点则取意古代天文图,据设计团队透露,其设计灵感来自战国末年《周脾算经》中的“七衡六间图”,该图主要用来描述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和节气变化间的关系。

与奖牌上的5个圆不同,“七衡六间图”上有7个间隔等分的同心圆,每一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称为“间”,每一衡表示一年内太阳在不同时期的运行轨道。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采用玉璧作为设计素材,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而融入古代天文图则象征着冬奥运动员们如群星般璀璨,体现了天下同心的美好愿景。

2022-01-27 李冰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853.html 1 冬奥中的宝藏文物 18,8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