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迪
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简称慈善蓝皮书)。慈善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为1520亿元。
由于统计路径和标准不同,这一数据与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的数据有所出入。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共接受境内外慈善捐赠2253.13亿元。
一直以来,慈善蓝皮书将社会捐赠总量、全国志愿服务贡献价值和彩票公益金三者之和设定为全核算社会公益资源总量。慈善蓝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社会公益资源总量预测为4100亿元,较2019年增长18.85%,其中社会捐赠总量为1520亿元,彩票公益金总量为959.84亿元,志愿者服务贡献价值折现为1620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10.14%、-15.80%和79.28%。
“2020年是人类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及全球治理形成一次大考,我国慈善事业在危机与变局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慈善蓝皮书主编朱健刚说:“2020年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高点。”
根据慈善蓝皮书统计,我国志愿者总量2.31亿人,有8649万名活跃志愿者通过79万家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时间37.19亿小时,贡献人工成本价值1620亿元。
在志愿者中,注册志愿者达1.92亿人。注册志愿者是指在民政部门指定的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自行注册或者通过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注册的志愿者。此外我国还有非注册志愿者3913万人。
调查发现,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登记率继续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成为一道亮色,志愿服务制度化、标准化与专业化建设提速,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缺乏基础保障与认可。
此外,慈善蓝皮书以全国系统注册的志愿团体数量为基准,发现我国2020年共有志愿服务组织79.46万家,比2019年增加9.36万家。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为89.44万个,较2019年增长3.21%,其中,社会团体37.5万个,社会服务机构51.1万个,基金会8385个,分别较2019年增长0.81%、4.93%和10.62%。
慈善蓝皮书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基金会关注领域各有侧重,新成立的基金会更多聚焦扶贫助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8549家基金会披露了关注领域情况,教育和扶贫助困是基金会目前最关注的两个领域。
从基金会类型来看,公募基金会更聚焦于见义勇为、儿童、青少年、公共安全等领域,非公募基金会在公益事业发展领域投入更多。
从不同注册层级来看,部级基金会重点关注的议题较为宏大,如科学研究、文化、安全救灾、国际事务等;省级基金会更关注与社会生活关系紧密的项目,如医疗救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见义勇为等;市级和县级基金会对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社区发展及公益事业发展等议题关注度较高。
此外,在2020年,慈善事业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人大开门修法,政社合力,推进慈善法治建设。这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慈善法执法检查,并在随后发布慈善法修法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慈善蓝皮书还显示,2020年还是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履行职能的第一年,也是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防灾减灾救灾抗灾作为我国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中社会力量已逐渐成为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