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本报记者 崔吕萍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已在相当大程度上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的还本付息压力,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围绕金融业如何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话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更愿意从政策落地角度谈起。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总体上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
关于两项政策工具到期以后的政策衔接问题,今年1月初,人民银行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由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人民银行按照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小冲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尚福林看来,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效果也是明显的。
过去几年,围绕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这条主线,尚福林多次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下到基层,了解市场主体的政策获得感、企业家的切实感受以及金融业人士的所思所想。
“一路走一路看,我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调研活动中了解到,一些企业家的实际感受、市场主体的政策获得感与政策资源的投入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打好组合拳。”为此,尚福林建议,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发挥宏观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在货币政策方面,除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外,还要继续用好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银行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扩大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同时,财税政策方面,要加强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继续采取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激活市场主体自身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夯实市场的微观基础。
二是发挥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作用,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匹配不同的融资需求,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比如一些具有高科技属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传统的银行信贷很难匹配这类融资需求。因为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弥补机制是不一样的。这就应该鼓励通过成熟的股权融资以及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的风险共担的这种优势。
三是发挥银行机构内生激励作用。一方面,监管部门督促引导机构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户数的“两增”。另一方面,要让银行内部真正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比如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和模式,提高银行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机制安排,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向小微企业倾斜,落实好尽职免责等制度要求。
四是发挥政府的引导撬动作用。在经济委员会的调研活动当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探索了不少特色做法,值得有条件的地方学习借鉴:一是发挥好地方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作用,依靠市场化手段来运作这些基金,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二是完善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吸引银行对小微企业增加贷款;三是搭建政府牵头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把工商、法院、交通、税收、海关等涉企的信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与金融机构有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让银行机构更精准地为小微企业客户画像,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是发挥社会信用环境的托底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倡契约精神,把商业信用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诚信情况作为政府采购、商业招投标的重要门槛,对恶意逃废债行为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整治,完善商业信用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在现代金融体系当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高亮系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