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隆冬时节议粮“事”

——吉林省省长与统战人士共谋“粮食增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2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高峰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吉林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打基础,利长远。2021年,吉林粮食产量突破历史,交出了800亿斤粮的亮眼成绩单。

隆冬时节,颗粒归仓。12月14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来到省政协,与省政协委员及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讨论交流,共商粮食增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计。

新起点,如何确保稳产增产,多产粮产好粮?会上,省政协委员及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聚焦“粮食增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主题,围绕数字乡村、农业现代化、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农”金融等领域畅所欲言、踊跃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

“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吉林省专职副主委梁冬梅建议,应着力推广“梨树模式”的同时,积极支持低山丘陵区采取宜田则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技术探索,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手段推动黑土地保护。

省政协常委、台盟吉林省主委孔令智建议重点促进创新型农产品的开发以及农业机械体系的全面提升,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开发系统中。“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构建数字化的动态监控模式和生产控制模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基本开发情况全面的监管,提升农业生产效能。”

无论是“良田”保护,还是生产效能提升,都离不开有积极性的农业经营主体。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常委邹连和建议,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把小农户改造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小农户的培育力度,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服务。

围绕推进“三农”金融建设,省政协委员吴兴宏提出,在传统金融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粮食银行”业务模式,以粮食核心企业(粮库)为核心,从土地流转、农作物播种、中耕、收割、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管理。

“通过规范生产方式、种植方式及品牌的集中培育,把吉林省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省政协委员、民盟四平市主委徐群丽建议,建立生态食材、生态原产地品牌农业基础上的质量农业模式。

“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对节约粮食、保护黑土地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会常委李启云说,“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就要从肉牛生产的全方位考量,建议组建协同创新团队,深入挖掘本土肉牛优异基因资源,建设优质秸秆饲料产业带,提升全链条经营管理水平。

民主党派代表赵宏宇、赵明、王波的建议均聚焦在数据化上。他们提出四位一体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吉林样板;将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与大数据产业全方位融合,加强政府引导和投入,以大数据科技驱动新模式,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弯道超车”;搭建以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为核心特征的全省“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韩俊边听边记、热切回应。他说,大家立足自身优势,以对吉林振兴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分量、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智囊团”和“人才库”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充分吸纳,把问题研究透,把政策运用好,把工作落到位,积极推动意见建议落地。

“吉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农业稳产增产。”韩俊表示,要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促增产。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谋划实施“千亿斤粮”工程,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粮食总产攀上1000亿斤水平。

省政协主席江泽林表示,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吉林粮食稳产增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省委、省政府提供科学参考。

2021-12-22 高峰 ——吉林省省长与统战人士共谋“粮食增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026.html 1 隆冬时节议粮“事” 17,0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