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路强)12月2日,陕西全省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现场会在西安以“实地考察+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强调,委员工作室要准确把握性质定位,积极开展“微协商”等履职活动,拓宽履职方式、提升协商能力,做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切实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
当天,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部分优秀委员工作室,随后召开省市县政协系统视频会议,通报表扬在委员工作室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宝鸡市政协、咸阳市政协、渭南市政协、眉县政协等10个市县政协组织和19个优秀委员工作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在由人民政协报社、人民政协网主办的首届人民政协“委员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杰出委员工作室(站)”和“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荣誉称号的未央区政协徐家湾委员工作室、灞桥区政协杨爱丽委员工作室、武功县政协王永国委员履职工作室被授予特别奖。
记者在会议上还了解到,一年来,陕西各市县政协高度重视委员工作室建设,精心制定方案,注重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活动,委员工作室联系群众日益广泛,社会影响逐渐扩大。经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扩大建设,全省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宝鸡全市共建成涵盖区域、界别、个人三种类型的委员工作室135个,实现了12个县(区)委员工作室建设全覆盖。渭南市政协成立了40个委员工作室,实现了429名委员全覆盖,同时创设了“专委会+委员工作室+特色”模式。汉中市政协在实践中特别注重结合区域实际,使市政协和区县政协委员工作室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针对依然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特色不明显、开展微协商工作较少等问题,会议强调,要不断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委员履职和凝心聚力的工作平台;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提升委员工作室建设水平,做好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分类创建,通过规范高效的日常运行,让委员工作室“活起来、实起来、干起来”。会议还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委员工作室建设力度,努力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政协的创新履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