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慧峰
“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随着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披肝沥胆、矢志不渝报效祖国先进事迹的8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热播,同名主题曲唱响全国。这首歌用诗的语言和亲切简洁的旋律,表现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与在科学道路上奋勇登攀的无畏精神。30多年来,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唤起无数天涯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浓浓眷恋。
许多科技工作者是含泪看完的
于敏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邓稼先的私人印章、彭桓武的手表、郭永怀的徕卡相机……10月26日,四川绵阳科学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新开辟的“两弹一星”功勋厅内,曾在这里工作过的9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使用过的部分工作、生活实物第一次公开亮相。
这些历史文物跨越时空,见证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裕生活、奔赴祖国需要,扎根戈壁深山、潜心科研攻关的峥嵘岁月,凝聚着老一辈科学家无私无我、以身许国的精神品格。
展厅里,程开甲院士的一句话记录了那一代人的选择:“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可能到美国去喊美国万岁,我只能喊中国万岁。我这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强大起来,国防强大起来。”
“纵然是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面对父辈们当年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的儿子朱明远情不自禁地低吟起那首他最喜欢的《共和国之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科技领域几乎一片空白。2000多名在国外的科学家克服各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鞠躬尽瘁。这是一长串闪光的名字:李四光、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师昌绪、邓稼先、朱光亚……在归国的路上,朱光亚联合50余名旅美留学生发公开信,呼吁:“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朱明远深知,父亲那代人对国家的情感非同一般,因此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回家”,如同歌中唱到的那样——“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他们永远是国家的财富和民族的骄傲。”30多年过去了,再次谈及《共和国之恋》,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国家一级作曲家刘为光依然为那代科学家身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感动着,那段创作经历也令他刻骨铭心。
198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一部讴歌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共和国之恋》,这是一部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命运走向的电视片,讲述的正是朱明远的父辈们在共和国诞生后义无反顾地回国报效,在落后的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无私奉献、奋勇攻关,在各自的领域为中国撑起了脊梁。
《共和国之恋》的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它似史而非史,类诗而非诗,据说许多科技工作者是含泪看完的,之后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轮番举行座谈会,人们在言不尽的感慨中抒发着共鸣。时至今日,这部电视片仍然在中国纪录片界以及科学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
“那种凝重而炽烈的感情,给人以无穷的振奋和感染。”几十年来刘为光曾参与无数影视剧、纪录片创作,但他依旧对《共和国之恋》情有独钟。
“这首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与纪录片同时互相成就的,还有其同名主题曲《共和国之恋》,歌词凝练又准确地诠释了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30多年来,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不知唤起多少天涯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浓浓眷恋。
1988年,刘为光接到任务,负责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全部音乐创作,他和词作者刘毅然根据主题迅速创作出了主题歌。最初版本歌词的具体内容已经不可考了,“只记得有‘从雪山到草原,从长江到黄河’之类的,像一首抒情诗”。而刘为光一开始也有些走入误区:“我当时觉得这些老科学家多数是留洋归来的,感觉应该向西洋音乐靠拢一点,在表现上想使用更‘洋’一点的曲调和演唱方式。”
作品磅礴大气,但录制成小样拿给大家试听后却不尽如人意,“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
“后来大家发现,歌曲无法令人感动的原因在于没有写出专题片所展现的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气质和情怀,尤其是那种对祖国母亲深沉的情感。”刘为光说。另外,他当时的谱曲有些曲高和寡,大众接受起来会有些隔阂。于是,作者们毫不犹豫地推翻原有创作,重新开始。
刘毅然和刘为光决定登门拜访老科学家来寻找灵感,在一段段朴实却动人的讲述中,科学家们对祖国的拳拳之情激荡着作者的灵魂,也直接流到了他们的笔端。张广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于是有了“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邓稼先回国后献身国防,十几年杳无音信,妻子流泪期盼,于是有了“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刘为光有幸跟着摄制组走进钱学森等人的家,最令他内心震撼的,是这些老科学家们虽然功绩彪炳千古,但他们大多数人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在外人看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克服千难万险归国的经历是那样惊心动魄,但老人却以平静恬淡的微笑面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没有对民族深刻的挚爱,没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选择的。”刘为光一直深深感念。
用搭档刘毅然的话来说,“这首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他是把这首赞美祖国的歌,当做一首情歌来写的,“除此之外,无法表达这种深沉的爱”。 这首歌源自科学家的爱国深情和无私奉献,尽管通篇没有出现一处“祖国”的字样,却能更真实亲切地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比忠诚的爱恋。
“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根据刘毅然新写的歌词,刘为光进行了二次创作。经过时间的考验与磨炼,这首歌已经成为时代经典。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含泪升起的音符中积蓄着科学家的深深情思,流动的旋律中流淌着科学家的炽热情感,起伏的节奏中述说着科学家的爱国心声。修改后的乐曲在朴实的旋律中逐层铺展,情深致远。
刘为光意外地发现,“众口难调”的问题在这首绝妙的歌曲面前不复存在了。新创作的歌曲效果非常好,不但知识分子喜欢,普通老百姓也很喜欢。不仅如此,这首《共和国之恋》还获得了很多歌手的青睐,不同演唱风格的歌手都将其视为心头好,刘为光坦言,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鲜为人知的是,《共和国之恋》还有个“曾用名”叫作《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刘为光解释,这是当时《中国电视报》的编辑为抢先发表而临时拟定的题目,后来随着纪录片的热播,大家一致决定还是采用《共和国之恋》。
歌曲创作完了,但唱歌的人却一直没定。刘为光请当时的中央乐团为歌曲录制配乐,他的好友、中央乐团指挥方国庆便向他推荐了时任中央乐团巴松(低音管)乐手的刘畅。这算是刘为光在苦苦寻觅中的意外收获。
虽非声乐出身,但刘畅专业的音乐素养给人印象深刻。“在当时来说,一个非专业歌手为这样一部国庆献礼作品录制主题曲是很不同寻常的。”刘为光回忆,刘畅只唱了一遍就录制完成。录音室内,随着乐曲的余音渐渐消散在空气之中,整个乐团都站起来为刘畅鼓掌。
刘畅的声音朴实,带有磁性,少了学院味,天然去雕饰,配合纪录片的画面,曾经令当时无数的观众眼含泪花。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已经由不同的歌手演绎过不同的版本,但首唱刘畅的这个版本,在作者心中,依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回望历史,共和国大厦的一砖一瓦,无不浸润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心血与家国情怀。每当听着这首歌,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尽管时光过去了30多年,许多人再唱这首《共和国之恋》,依然是泪光莹莹。而在这泪光闪烁的朦胧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国家拔地而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