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走向何方?

——第十四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聚焦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2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王硕

11月29日,全国政协召开第十四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相关国家部委以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问题开展交流讨论。

今年已经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专业领域召开的第十四届态势分析会。

何为态势分析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解释说,态即状态,指现状;势即趋势,指发展趋势。通过态势分析会,让委员们围绕主题,分析研讨相关问题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趋势,进一步深化、细化对主题的思考和研究,充分发挥政协建言建在关键处的优势和特色,为相关部门决策时提供参考借鉴。

在本届态势分析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委同志作了情况介绍,近10位全国政协委员以及3位行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他们大多是来自能源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体制改革,优化能源结构,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重视发挥煤电基础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可以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也是从根本上重塑能源体系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然而,对于一个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近60%的国家而言,一边是持续增大的碳减排压力,一边是稳步增长的能源消费;再加上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新能源“靠天吃饭”的特性,决定了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未来发展面临着多重考验。

业界预计,到2030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逐步落实,我国能源整体呈现“煤炭减量、石油放缓、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快速上升”的趋势。但在具体推进步骤上,仍面临着许多选择。

今年9月、10月期间我国多地发生的“拉闸限电”现象格外引起委员关注。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生明分析,这与煤炭价格失序、部分地区能源供需失衡密切相关;同时也暴露了“一刀切”限产停产和搞运动式减排所带来的问题。

全生明认为,在推进我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兜住底线,统筹好减排和保供之间的关系,把保障能源电力供应作为基础和前提,逐步推动煤电由主体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合理安排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规模布局与开发时序,促进各类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提出,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意味着要淘汰“煤电”。未来从深度低碳到零碳,也应保留一定比例的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提高煤电利用效率,起到兜底保供、应急备用的作用,实现向调节型电源转变。

基于在一定时期内煤电还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工程中心主任刘振宇呼吁要合理解决煤电亏损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关天罡也提出,让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改变火电企业越发越亏的局面,才能实现中长期能源安全发展。她建议要建立中长期煤炭、电力及电力用户侧顺畅的价格疏导机制,实施“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提高社会综合能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

舒印彪指出,未来,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将承接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转移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服务全社会减碳脱碳。因此,能源转型的方向就是以电为中心,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舒印彪建议,一是坚持节能优先。立足国情,大力实施节能降碳增效,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推进清洁化和电气化。在能源生产侧,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在能源消费侧,积极实施再电气化,用清洁电力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电能替代”。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机制支撑,推动能源、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发应用。

他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峰值约55亿吨标煤。能源消费达峰后,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增长,2060年电力需求达到16万亿千瓦时。而这些电力需求将主要由清洁能源来满足,即到2060年,电能消费比重达到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0%(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60%)。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是我国风电事业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在电力消费端,绿色电力(新能源发电)应用已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开始推动自身节能降碳。

他建议,未来要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制度。例如尽快出台能够满足电网安全运营条件下的“隔墙售电”政策,充分利用存量空闲屋顶和场地资源,促进周边负荷绿电消纳,简化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和土地的相关手续;通过顶层设计,衔接碳交易及绿证市场,将绿证对应碳减排量纳入碳核算体系;推动新能源在电源侧和负荷侧的联动,方便工商业企业使用和消纳绿电等。

能源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大模型。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认为,制定能源政策要科学精准并具备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预期,引导着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投资和布局。

以我国核电发展为例,一旦发展速度减慢,将出现大量的产能闲置;特别重要的是,花费很大代价培养的技术和技工人才会大量流失;当核电重启时,将会造成很大的被动,且这种发展模式也不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汤搏建议,国家应该采取积极主动方式将核安全问题的争论引导到客观、理性层面上来。

多点开花让“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委员、专家们还针对一些细分领域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林指出,在原油、天然气等方面,要始终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推进天然气产业大发展,坚决保障能源安全。

他看好氢能的桥梁作用,认为随着技术进步,氢能有望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高品位供热、工业原料、灵活调峰等难脱碳领域的重要接续能源。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提出,要推进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分类统计、分类核算、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他特别强调,目前,乡村能源统计监测还是一个黑箱,要对乡村能源结构转型进行专项扶持,加强乡村能源生产消费情况统计监测能力建设;要妥善处置小水电问题,充分认识、统筹兼顾小水电的发电、灌溉、防洪、甚至承担特定乡土文化的多功能性,因地制宜、分类处置。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建议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工作,并呼吁加快海洋能的开发,如推动洋流能、潮汐能的发展。

除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言参与,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党力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孟祥峰、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分别围绕地热能、储能电池、光伏或风电制氢等领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呼吁推进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碳资产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加快储能市场布局和建设;为绿氢定价,推动清洁能源制氢发展等。

2021-12-02 王硕 ——第十四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聚焦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034.html 1 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走向何方? 16,0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