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回顾这些年的外交成就,不难发现,实现一个新的国际合作格局何等困难。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道终究是正道,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步伐而在全球赢得共鸣。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进步的道路上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携手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世界不是一定要“零和博弈”,竞争的目的是让全球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年来,气候变化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金融危机、宗教极端化危机、种族仇杀危机、粮食安全危机……种种危机依然在全球不同的角落或单独存在、或区域性存在、或整体性存在,这其中与传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包容、不宽容,与“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思维定势、“唯我独尊、唯我独赢”的政策导向或多或少地存在关联。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从来不是一件易事,旧世界的枷锁依然沉重。
越是如此,越是凸显中国方案的普适性。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价值“同心圆”,是寻找到消弭战争、消除贫困、消散仇恨的对话依据。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发展模式,不应只有一种评判标准,不应只有一种决策程序,什么是好的发展模式,终究是由人民生活的体面与尊严来决定。“一枝独秀不是春”,在人类命运越发息息相关的当下,更应看到这一点。短期的竞争红利、口号激励或许能让国内政治民粹主义激情澎湃,但澎湃过后的政治异化却会为未来发展种下“歪果”,推动大国责任甩锅化、率先垂范虚无化,终将引发新的全球性发展危机甚至和平危机。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呼唤,是建设共同繁荣世界的必由之路。步入建党一百周年的中国,是第一个实现全面脱贫的人口大国,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业已成为现实,这是中国发展的新成就,也是提供给世界发展的新经验,更是推动全球摆脱贫困的新动力。中国也一直在思索、探索,如何才能帮助世界人民打赢脱贫攻坚这一仗。从“经济援助”到“一带一路”,从“亚投行”机制到“中非合作”,从“亚洲文明对话”到“中东欧合作”,中国面向世界的合作向来持开放态度,对助力全球发展固守共赢理念,即便在此过程中也遭遇过误解,却始终不忘“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初心。初心不改,终能赢得普遍赞誉。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理想所在,也是建设世界政治经济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是达成全球新共识的新基础。在发展进步的道路上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就需要世界各国放下陈见,走出历史认知的暗流涌动,超越文明冲突的自我窠臼,以和平维护和平,以发展砥砺发展,以包容浸润包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万木成春。
(作者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