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娟 本报记者 张惠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初冬阳光照耀的操场上,孩子们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一边热火朝天地打着腰鼓,一边抑扬顿挫地诵读着《弟子规》,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这是河北临城县县直幼儿园活动课上的一幕。
“打《弟子规》腰鼓,不仅能让经典国学文化渗透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还锻炼了体能。”该园园长刘俊霞告诉记者,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幼儿园是为孩子一生奠基的教育阶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会对幼儿的一生成长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幼儿园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以及体能发展的需要,老师们基于经典诵读创编出了《弟子规》大型腰鼓、《三字经》《千字文》武术操、《声律启蒙》器械操等十几种园本课程,并长期坚持了下来。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资源。为了使孩子们浸润在优秀中华文化的环境之中,该园特别注重发挥优秀文化的精神熏陶作用,每层走廊的环境都分别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或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京剧艺术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素材进行布置,主题墙也以师生们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照片展示为主,将国学经典与家乡文化特色做到较好地融合。在宽敞明亮的国学室里,放置了国学经典、红色经典等各个方面的绘本故事。而所有的阅读活动都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礼仪和审美教育,人文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何更有趣有效?”在刘俊霞看来,只有让经典阅读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迸发出“火花”,才能真正变为启智润心的营养。为此,围绕经典阅读,幼儿园拓展了一系列展示活动,让孩子走上舞台中央,在师生的展示和评价过程中,不断巩固、促进、提升阅读的实效。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伴着优美的旋律,县直幼儿园‘阳光宝贝’校园直播间节目又与大家见面了……”在幼儿园校园直播间,两名大班的孩子声情并茂地分享着他们在阅读中的见闻心得。除了“校园直播间”,各班还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和“小主播”活动,鼓励孩子们大胆去表达输出。孩子们分享的内容涉及国学经典诵读、儿歌、故事、绕口令、手指谣,甚至还有日常安全知识、关心的新闻大事等各个方面。
“只有开口去表达,孩子们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随着活动的推进,孩子们也从最初的胆怯退缩逐渐变得大方自信,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刘俊霞说,这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生活中的教育是最真实的教育。在今年世界粮食日之际,幼儿园还开展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老师通过组织孩子们走入稻田观察、学习粮食知识、进行剥玉米粒和捡豆子比赛、举行相关古诗诵读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以及领会一餐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粮食作物,而且也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和爱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独特有趣的思考。比如,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没熟的稻子是轻的,熟了就变重了……”教师张雨表示,活动中,孩子们的独立观察和思考能力、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应对困难等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张雨说,触摸着真实的粮食作物来给孩子们讲《悯农》这首诗,不但能加深孩子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培养幼儿对优秀文化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作为园长我经常思考:孩子们在幼儿园三年到底能学到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那么幼儿园从哪里做起呢?”刘俊霞表示,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不是没有成长。学前教育阶段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扎根,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根。而一棵小苗要长成参天大树,这个肥沃的土壤就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老师要有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才能给予孩子们‘一碗水’。”刘俊霞说,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老师和幼儿之间是一个相学相长的过程。“比如,一个经典故事中人物与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内在联系,当时中国与当时世界的纵横对比,环境创设与课程的针对性、准确性等都不能含糊。”让刘俊霞欣慰的是,通过举办多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老师们也都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情感共鸣,在“浇灌小幼苗”的过程中,老师们提升了综合素质,更加享受职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