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宝藏

从青瓷到白瓷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杨桂梅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我国的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从青瓷到白瓷的演进是陶瓷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

青瓷之谜

东汉晚期,成熟瓷器以青釉瓷器的样貌呈现登堂入室,青釉的色泽或偏绿或偏黄,腹部施釉往往不到底,下腹部和底部露胎,胎呈青灰或青黄色,胎体的致密程度不一。这些特点与瓷器工艺的初期发展密切相关,青釉的着色剂是铁,釉色偏青还是偏黄,与窑炉的温度和含氧量有关,所以窑炉的改进与瓷器品质的提升关系最大。

战国时期已经有龙窑出现,东汉晚期浙江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龙窑,并且窑炉结构在这一时期开始被改良。首先,这种长条形的窑炉一般建在山坡上,利用山坡的斜度顺势修筑,窑身前后形成高度差,火膛同时也是烟囱,氧气充足使火焰温度提高到1200度以上。窑身加长,扩大了容量,装烧产量大幅增加。同时,窑工在实践中学会了通过控制窑温来调节烧成过程中氧化、还原和冷却的时间,以达到预期的釉色和品质,使瓷器釉色青翠、少流釉和开片,胎釉结合紧密,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

东汉时期成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发展一次质的飞跃,随后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的瓷业逐渐成为商品经济中重要的一项,瓷器也逐渐成为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活用器,延续至今。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也出现很多烧制青瓷的窑址,形成以越窑为先锋的南方瓷器产区。北方地区因长期战乱,社会不安定,青瓷的烧造大约始于北魏晚期,目前发现的窑址很少。

两晋时期,政局动荡,北方地区战事频繁,大批贵族士人纷纷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在统治相对稳定的江浙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安定,贵族阶层生活用器的需求促进了瓷器制造业的繁荣。浙江宁波和绍兴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即后世所称的越窑体系,也是六朝时期中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窑场。西晋时期,越窑窑场集中在绍兴、上虞一带,仅上虞境内的窑场就有六七十处。东晋、南朝时期,越窑窑址主要分布于绍兴、上虞、诸暨、萧山、余姚、慈溪、鄞县、临海等地。越窑窑场众多,分布区域广,产品风格一致。南朝晚期,随着厚葬习俗的衰弱,陶瓷明器的生产大大削减,窑场数量和规模开始萎缩。

对越窑产品的认识,一方面来自对窑址发掘瓷片的分析,另一方面对器物的整体认识来自出土的瓷器实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高品质的越窑青瓷。这些越窑青瓷种类齐全,质量上乘,是六朝越窑产品的实物代表,为我们了解越窑提供了资料。这些瓷器虽然都是墓葬陪葬品,但仍可分为生活实用器和明器两大类。常见生活实用器有碗、盘、碟、钵、罐、洗、盆、盘口壶、尊、扁壶、耳杯、杯、托盘、罍、香熏炉、唾壶、奁、砚、水盂、灯、烛台、水注等,这些实用器涉及餐饮、文房、盥洗、照明等各个生活领域,也说明了瓷器在生活用器中的地位。明器类有俑、魂瓶、灶、井、鸡笼、猪圈、簸箕、米缸等,用来营造墓主人生前富贵生活及庄园经济的立体景象。

白瓷的故事

南方瓷业的繁荣发展似乎并没有波及北方地区,这可能与魏晋以后南北分治、北方战乱频繁、经济发展不稳定有关。对北方青瓷的认识大多来自墓葬出土的青瓷器,与南方青瓷器对比,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

这个时期北方瓷业的重要成就是率先烧制出白瓷。白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它不仅仅引领了后世瓷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彩绘瓷器的基础。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是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9件白瓷器。这些白瓷器虽然与现代白瓷的品质相去甚远,但是其意义深远。对中国北方地区白瓷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虽然还没有发现烧制这9件白瓷器的窑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产自河南安阳相州窑或河南巩县窑,这两个窑场在北齐时期(557—581年)以烧青瓷为主,兼有少量白瓷。

北方白瓷的发展在隋代突飞猛进,形成了有规模的烧造窑场和商品市场。河南安阳相州窑、河北邢台窑、河北邢窑、河南荥阳窑是白瓷主要生产地,其中以邢窑出土的精细白瓷为最。

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隋朝初期,以烧青瓷为主;隋代至唐初是青瓷向白瓷的过渡期,以生产粗白瓷为主,有少量细白瓷器。陕西西安苏统师墓出土白瓷器5件,其中白瓷杯内外满釉,釉面细腻有光泽,器壁最薄处仅1毫米,几乎脱胎,均匀的釉色下达到了光照见影的效果,如此精美的产品,初步判定为邢窑产品,说明隋代中期,北方邢窑的制瓷技术已经快速发展,白瓷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

唐代前期和中期,是邢窑的全盛期。唐朝的经济稳定、科技进步、文化繁荣都为陶瓷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条件。随着白瓷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白瓷的喜爱似乎超越了青瓷,宫廷的喜好也指导了富人阶层对时尚追求的方向,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邢窑高品质白瓷器的生产,南青北白的局面几乎持续了整个唐代。大多数邢窑精品白瓷都出自北方贵族墓葬,而南方墓葬随葬瓷器仍以青瓷为主。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优质原料接近枯竭,邢窑开始衰落,仅仅生产一些粗白瓷。随着宋代定窑的崛起,唐代名窑——邢窑开始销声匿迹。

唐代邢窑白瓷分三个等级,细白瓷、普通白瓷和粗白瓷。

细白瓷是供宫廷及贵族阶层使用的,因而是邢窑白瓷产品中质量最好、产品数量较少的品种,使用淘洗过的细腻瓷土,整个制作过程工艺要求严格,一般使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钵,不受其他器物的影响,使产品的质量和烧造成功率得以保证。细白瓷常见的有碗、执壶、高足杯、罐、皮囊壶、盒、唾壶、骑马俑等。细白瓷多出土于陕西西安地区唐代宫殿、寺庙遗址及高级贵族墓中,例如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出土的白瓷碗、盒、盘、注壶;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翰林”款白瓷罐;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白釉瓷碗、白釉瓶;唐长安西明寺出土的“盈”字款白瓷大碗;故宫博物院藏白釉瓷罐等,都是邢窑的细白瓷产品。特别是有“盈”“翰林”字款的瓷器,更是邢窑细白瓷器中备受关注的产品。“盈”字款瓷器在学者中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进奉朝宫廷“大盈库”的贡瓷。“大盈库”大约设置于天宝四年,储存珍宝奇货及赋税所入盈余。库内财物供皇帝宴私赏赐;一种认为“盈”字为作坊号或产品标识。因此,关于“盈”字款的真正含义,目前还是一个谜。“翰林”款的瓷器目前均认为与唐玄宗开元初年设置的翰林院有关,是专供瓷器,所以“翰林”款白瓷的烧造年代不会早于开元年间。

普通白瓷的消费者主要是官吏和商贾阶层,比细白瓷略粗,胎较厚,色灰白。釉色均匀略泛黄,内满釉,外壁施釉及底或半釉,多上化妆土,一般使用匣钵叠烧。唐晚期细白瓷的使用更广泛,江苏徐州奎山唐墓出土的一件白釉柄杯,完全模仿金银器造型,造型工整,胎体轻薄,釉色纯正,是一件唐晚期邢窑的精品。

粗白瓷是邢窑面向普通大众的产品,制作相对粗糙,胎质相对疏松多杂质,色偏黄,施化妆土,多施半釉,釉色不均匀,多为供普通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器皿,以日用平底小碗为多。底部多残留支钉痕迹,由于对质量要求不高,大多数粗白瓷不使用匣钵,直接在窑炉中支垫叠烧。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邢窑作为唐代成长繁荣起来的手工业窑场,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创新,是其适应时代需求的体现。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器物和仿金银器造型的器物开始出现,例如皮囊壶、穿带扁壶、凤首瓶、花口碗、盘、盏托、环耳杯、高足杯、长颈瓶等。以凤首瓶为例,这种源自西亚金银器造型的瓷器,曾被称为胡瓶,在唐代丝绸之路商队骆驼身上常常能见到悬挂着类似的器物,传入中国后,唐三彩、瓷器都有仿制,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西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曾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把邢窑瓷器与越窑瓷器相提并论,说明当时邢窑白釉瓷器的地位已经和越窑青釉瓷器平分秋色。

唐代以后,白釉瓷器逐渐发展成瓷业的主流,在其基础上衍生的釉上彩与釉下彩,把中国瓷器工艺推向了巅峰,并引领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方向。

(作者系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2021-11-04 杨桂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4773.html 1 从青瓷到白瓷 14,7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