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曹禺何以“江郎才尽”

刘效仁

曹禺(本名万家宝)23岁时就写出了话剧《雷雨》,在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上一经发表,便誉满天下。

在女儿万方笔下,曹禺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不只具有天赋,更是后天读书研习、厚积薄发的结晶。曹禺自道:“写戏没有别的路子,更没有捷径,必须认认真真地反复读剧本,读各种剧本,国内的国外的,从关汉卿到戏考,到外国的各种流派。”同样爱戏剧的翻译家英若诚,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所有能借到的每一本中外戏剧书籍的借书证上,都看到了“万家宝”的名字,是为佐证。

30岁左右,曹禺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可直到1978年,他才写出《王昭君》。一个颇富才华的剧作家,何以“江郎才尽”?

“文革”期间,曹禺的作品成了同情资本家的“大毒草”。曹禺曾写道:“我的心痛极了,我有罪,把我抓去,狠狠斗死了,就算了,十来岁的孩子有什么错,为什么还要连累我的孩子们。”此后,曹禺虽然“活着,却已经不再是自己”。

作为至交和师长的巴金,多次写信鼓励他,“你有很高很高的才……你应当记住,你心灵中有多少宝贝啊。”其实,曹禺也试图努力过,有了一张张人物表,打了那么多的草稿,最后都不了了之。女儿问他为什么写不下去,他的回答是“就是觉得可能出错”。用万方的话说,“关键是他开始怀疑自己,他的根基被动摇了。”

曹禺在给巴金的信中也说,“我最大的痛苦是自己心里得不到安静,时时刻刻折磨自己,用往事折磨自己”,并坦陈用安眠药“那剂量对任何人来说,还是惊人的”。由于过度用药,他还曾在一次隆重的场合昏死过去。曹禺也曾萌生“只想从窗子里跳下去”的想法,幸好万方闯了进来,“你要不来我就跳下去了。”第二天早上,他说:“跳楼,只是那么一想,你不要说出去啊。”

后来,被重新戴上种种桂冠的曹禺,开始用繁忙的公务麻醉自己。“我是用社会活动麻醉自己,我想写,写不出,痛苦,就用社会工作来充塞时间。”对此,女儿万方是理解的。

1996年12月13日,曹禺因长期疾病辞世,享年86岁。

2021-09-23 刘效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008.html 1 曹禺何以“江郎才尽” 13,00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