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大河之舞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陈明丽 本报记者 王有强

开栏的话:

战略有两个根本维度,一是着眼全局,二是追求长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全局展开。

在全局战略统筹下,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层面问题,需要不同层次的战略予以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层面的战略落地、变成现实,需要汇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以期找到更为有效地实现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各个界别的代表人士,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积极履职,发挥了岗位带头、行业代表的作用,而今又积极投身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

他们是国家重大战略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今天,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讲述者。

本报从今天起开设专栏,以期通过委员的讲述,让读者对国家重大战略有更为深切的感知,为执行国家重大战略积累一些经验,为优化国家战略落地路径提供智慧,为凝聚更大范围的共识贡献力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而今,黄河又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上传出一个信息,让国人为之振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无数黄河儿女为之自豪,也为之进行了艰苦的奋斗。“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经历了生态黄河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文化黄河天翻地覆的发展,也感受到了幸福黄河不断为两岸百姓造福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动情地说,国家战略里面第一次提出生态保护,这对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两年,参加全国政协、河南省政协和洛阳市委组织的相关活动,梁留科足迹遍布甘肃、山西、陕西和河南等沿黄省份,对于黄河的变化感受颇深。

春风又绿黄河岸:保护“母亲河”在行动

黄河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的河流之一,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河南就处在黄河的“豆腐腰”,历史上黄河在这里曾经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开封则是“豆腐腰中的豆腐腰”,汛期黄河水面高出开封城十几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梁留科就在这里学习和工作。

“现在的开封城下面,至少叠压着六座古城,如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因此民间有‘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谚语。”梁留科说,1949年以前,开封饱受黄河水患水害,多次被黄河洪水所淹。

城市的叠压是文明的象征,也是“黄泛区”苦难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经过党和人民的科学治理,没有再发生水患。然而,“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一遇大风天气,开封城就黄沙滚滚。

“当年,起风时开封城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人们出门需要戴着防尘纱巾、帽子,遮掩口鼻、蒙住头。即便如此,回家后仍会发现头发上总会沾着黄沙,鼻孔也会搽出黄沙来。学校、家里的窗台、桌子、椅子上更不用说,一场风下来,上面的沙子厚得可以用来写字画画。”对于风沙漫天的日子,梁留科记忆犹新。

昨日正在成为历史。梁留科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封市坚持生态优先,按照“以水润城,城水共生”的总体要求,致力于黄河生态涵养与修复,风沙天数明显减少:同时,开封将宋文化、悬河文化融入黄河廊道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步一景观、一段一故事的生态文化长廊。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变化尤为明显。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抢抓机遇,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其中,以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万亩矿山修复实现复绿2400平方公里,被中宣部确定为高质量发展样板。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的三门峡灵宝市境内,曾因黄金储量丰富而矿山林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16年起,三门峡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封堵关闭矿口、处理矿渣、清除生活设施,而后覆土、种草、挖坑,像养孩子一样种树植绿,全力以赴为生态还账。

现在,美丽的小秦岭回来了,青山苍翠、鸟儿鸣唱。2021年春,河南省政协组织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到这里视察,小秦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包括梁留科在内的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黄生态变化非常大,各个地方都在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式和具体的工程,寻找黄河生态保护的路径和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用一件件有利黄河、造福百姓的具体工作,扮绿了黄河,温暖了沿岸人民的心。”谈起这两年沿黄视察所见,梁留科由衷感慨道。

从“唐宫夜宴”到“龙门金刚”:黄河文化风正起

从《唐宫夜宴》到《水下洛神》、再到《龙门金刚》,河南卫视频频“出圈”,一次又一次“惊艳”到了观众。传统节日看河南卫视,已成为全国观众的心理期待。

有人这样写道:“这是河南。不是1942,满目黄沙、白碱的疮痍;不是百年一次大改道、五十年一次小改道的悬河之痛。如今,黄水厚土,厚积薄发。从去年春节起,一系列文创,让古老的中原魅力四射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实质上是河南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梁留科看来,依托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土壤,河南卫视的“出圈”不是偶然。目前各地都在本地文化资源做文创,如故宫文创,而河南作为传统文化大省,在这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临黄河而知中国。黄河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河流无法替代的。黄河、黄土地、黄帝、黄皮肤是中国符号,传说中的河图洛书、道德经、四书五经,都产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梁留科说。

梁留科看到,在河南,文旅、文创产业已被作为河南文化支柱产业倾力打造,正在探索“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新模式,以期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河文化和文旅融合一直是梁留科关注和思考的重点。2020年,梁留科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

2020年8月,梁留科作为全国政协《完善黄河金三角区域文物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机制》重点提案的提案者代表,赴陕西渭南和山西运城调研。10月,又随洛阳市委赴甘肃兰州、敦煌,考察学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石窟寺保护研究等工作。“通过外出调研学习,更加坚定了应把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贯彻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的信心。”梁留科说。

在洛阳师范学院,梁留科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举办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座谈会、“黄河文化与《红楼梦》传播”学术研讨会,并与洛阳市孟津区共建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通过一系列活动,积极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贡献“洛师力量”。

2021年,他在《关于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全方位打造黄河古都旅游带的提案》中,提出将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串珠成线”,打造黄河古都旅游带,引起了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黄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黄河文化必将大放异彩。”梁留科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1-09-23 陈明丽 王有强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2966.html 1 大河之舞 12,9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