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凌云
“八月里,中秋到。烧开水,蒸糯米。蒸熟倒进碓窝里,拿起粑槌捣糯米。”……
在巴渝地区过中秋节,如果说还有什么是与吃月饼同等重要的民俗活动,那自然是“打糍粑”了。
将蒸熟的糯米放到石臼中捣成糊状后制作而成的“手工糍粑”,被称为传统美食文化中的“活化石”。在巴渝乡间,不少家族世世代代都延续着“过中秋,打糍粑,庆丰收,祝团圆”的传统文化习俗。
如今,在热闹繁华的都市里,是否还能寻见这一份遥远而美丽的乡愁记忆呢?
中秋将至,我们走进“大隐隐于市”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千年古镇磁器口。在这里,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已经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磁器口糍粑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重庆沙坪坝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打糍粑”的传统技艺其实“很讲究”: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从雪白的糯米到香喷喷的糍粑,要经过浸、淘、沥、蒸、舂、拧等重要工艺。“其中‘舂’这个工艺尤其重要,讲求快、准、稳、狠,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才瓷实。”
糍粑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眼见为实。
来到一家手工糍粑制作商铺前,一位“大力士”正手持一根大木棒反复用力往石臼里“舂”着热气腾腾的糍粑:“咚、咚、咚”……下手快,准头精,力道稳,气氛欢快;店铺里,刚“出臼”的糍粑被搓成小小的丸子,根据个人喜好,或裹芝麻白糖,或沾红糖豆面,入口香甜软糯,十分美味。
糍粑黏结成团,喻示着和睦团结;糍粑香甜可口,喻示着甜蜜幸福……过往游客纷纷驻足,或亲身体验一回“舂”糍粑的感觉,或在现场品尝之后,选购几饼又大又圆的“福禄寿禧”糍粑作“伴手礼”,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中秋打糍粑呀,糍粑要打圆呀……”哼起即兴自编的号子,与记者同行的沙坪坝区政协委员、古镇民俗文化专家游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打糍粑”的队伍中,打得不亦乐乎。带着自己亲手“打”的糍粑,他邀请记者到他家中一起学做糍粑饼,共同品味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最有“仪式感”的欢乐民俗。
游江特地找出一个家传的木制饼模具,圆圆的,很有“年代感”,内里雕刻着“鲤鱼跳龙门”的传统图案。“用这个模具可做月饼,也可做糍粑,先祖们是希望我们吃了这圆圆的月饼和糍粑,幸福团圆,年年有余!”
中秋“打糍粑”,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承载着人们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美好祝愿。城市生活日新月异,也许会渐渐磨蚀童年的成长印记,但作为最重要的传统民俗之一,八月中秋打糍粑吃糍粑,却一直是巴渝儿女心中最温馨的文化情结,从未遗忘,从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