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志红
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征程,革命老区记录的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段历史。那里是哺育共产党人的摇篮,那里深深留下革命先辈的足迹,那里还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天,当中国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不能少了当年的老区、苏区。
■■政策频发力 风景这边独好
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助力革命老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巩固拓展老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支持老区振兴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新命题。
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在新发展阶段,国家继续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距离国务院发文已过大半年时间,目前,各地政策红利渐渐溢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10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呼应国务院文件;商务部、证监会、供销总社、国开行等部门也出台了配套文件,都拿出真金白银再帮老区一把。
刚刚过去的8月,安徽、陕西、四川等3省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安徽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注重区域协调联动、补齐发展短板、强化政策保障等。陕西印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等16个方面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也确定了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革命老区(县)开展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等措施。
老区振兴,经济振兴是基础。经济振兴,金融支持是基础。就在前不久,9月初,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债券”,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革命老区发展建设,金融“活水”呈现出越来越向老区倾斜的态势。有业内人士表示,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债券”落地速度快、创新属性突出、生态效益显著,对于金融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创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践行金融机构绿色发展责任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新一轮老区振兴发展的经济建设大幕已经拉开。
■■回馈老区 民企有责
虽然革命老区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但我们要看到的是,由于老区过去的经济基础太过薄弱,许多革命老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接下来的路,还是要依靠政府、社会、企业联合起来,齐心协力走好每一步。民营企业作为天然的市场主体,在老区振兴发展的市场舞台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国民企有一项创举:在20世纪90年代,这项创举叫光彩事业,光彩事业号召民企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这项创举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进入“十四五”,由“帮”而“兴”,转变为“万企兴万村”。近30年来,不论名称如何演变,民企所做的事没有变,那就是,民企一直秉承“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重点投资区域依然牢牢锁定在老少边穷地区。
目前,成为这一创举的参与者已在民营经济界达成广泛的共识,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是因为,民企认同共富理论,所以感恩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到老区投资,回馈老区人民,在民营企业家看来,是最有情义的投资、最有意义的投资。
今年7月,在甘肃会宁,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动员民营企业、商会行动起来,参与一项名为“光彩会宁行”活动。组织方表示,会宁是革命老区,民企有责任给予会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办一些为民利民的实事。这项活动确定用3-5年时间开展“治水、兴村、助学、保医、招商、造林”六大行动,截至7月22日,“光彩会宁行”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兴村、助学、保医、造林”行动捐款、捐物共计8055.42万元;“治水”行动计划3年投资6.14亿元;“招商”行动企业计划投入3.95亿元。
■■好环境 养“大鱼”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10个省份,都是老区省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这些老区省份、老区县经济起点较低有关,因此,与经济发达地区相较,它们的增长幅度较大。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许多老区的营商环境大为改善。如果说营商环境是“水”,那么企业就是“鱼”。如今,水好鱼肥,水大留得住“大鱼”,养得好“大鱼”。
9月15日,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营企业助推赣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再一次用生动的事实演绎了老区营商环境的“鱼水情深”。
据了解,老区赣州坚持“民营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在政务服务方面,赣州全面对标大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求“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为全省最少,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企业开办最快当天可以办好。在创业服务方面,今年以来,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受理实质性维权诉求42件,办结34件,办结率为80.95%。赣州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企业家的获得感,是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标尺。8月中旬以来,东莞市江西赣州商会会长袁春洋频频往返于东莞和赣州两地,他说:“商会已有200多家会员企业成功返乡兴业。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这令我们在外的企业家萌生了强烈的返乡兴业意愿。”
民间投资,是营商环境最好的注脚。今年1月至5月,赣州市就引进赣商返乡投资项目140个,签约资金492.88亿元,同比增长近2成。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营企业振兴革命老区赣州行活动于今年4月23日启动。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发达省市工商联及知名民营企业赴赣州开展投资考察。活动当日上午,签约各类项目126个,签约总额近912亿元;在谈项目91个,意向投资金额643亿元。
正如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在会议致辞中所说:“经济增长势头正劲,产业升级势头正旺,绿色转型势头正强,可谓老区不老、生机勃发、风景独好。”这里说的是江西,其实,也说的是全国的革命老区。老区振兴发展,“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