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政协委员“亲历、亲见、亲闻”文库》编纂工作背后的故事——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

本报记者 刘彤

1959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委员茶话会上,号召经历过清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的政协委员“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此后,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其联系的各界人士积极撰写“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形成了具有鲜明人民政协特色的宝贵的“三亲”史料。

60多年来,全国政协组织征集形成近百亿字的文稿,并编辑出版部分文史资料选辑。这些文史资料生动记录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团结合作、携手奋斗的壮阔历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反映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沧桑。

时光荏苒。如今,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赓续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做好新时代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全面反映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和政协委员在各个历史时期参与的重要工作、重要贡献,意义非凡,使命重大。

8月20日上午,《政协委员“亲历、亲见、亲闻”文库》(以下简称《“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这也标志着《“三亲”》文库编纂工作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

全国政协和机关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去年11月,《“三亲”文库》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审阅批准编纂工作方案,并就做好编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斌分别于今年2月、7月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和编纂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工作并审定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两个专题编纂工作方案。中国政协文史馆、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文史出版社等以多种方式推进工作,地方政协积极参与,通过深入挖掘本地文史资料资源,广泛征集“三亲”史料或提供有关线索,为编纂工作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编纂出版一部高质量、有鲜明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三亲”文库,离不开一支强大的队伍作为坚强后盾。

此次会议宣布了《“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名单,由李斌担任编委会主任,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邹加怡、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宋大涵、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潘立刚和刘家强担任编委会副主任。编委当中,囊括了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各省级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全国政协机关有关部级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还邀请了王蒙、冯骥才等部分往届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作为顾问,有力保障了编纂工作的“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

按照工作方案,《“三亲”文库》根据史料情况,结合纪念节点和宣传重点,以专题图书的形式结集出版。初步拟定了19个专题,今年已先行启动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两个专题编纂工作方案。

其中,辛亥革命专题编纂出版工作于今年1月至5月开启。在全面梳理全国政协和省级政协征集出版的相关史料基础上,从中遴选出393篇文章。部分稿件系从中国政协文史馆馆藏手稿中选出,本次为首次公开出版。该专题已完成编审和修改环节,计划今年下半年出版。

新中国成立专题编纂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已基本完成资料的收集、登记、分类工作。目前正在对文稿进行编选加工,下一步还将进行专家咨询论证,计划2022年上半年送审出版。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政协文史资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与会人士期望,《“三亲”文库》能成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精品,更好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扩大政协社会影响力,开启新时代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新篇章。

2021-08-21 刘彤 《政协委员“亲历、亲见、亲闻”文库》编纂工作背后的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407.html 1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 11,4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