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惠娟 实习生 李元豪
8月17日,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做了介绍。
陆晓播表示,通过对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社保参保缴费人员数据摸底,发现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这些人员是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对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6项针对性的举措。
一是建立“2+N”工作机制。“2”代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N”代表前程无忧等多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形成就业服务矩阵。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点发挥政策服务支持、就业服务保障和协调联动作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重点发挥连接政府和服务对象纽带作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点发挥信息覆盖广、社会接受度高、专业性强等优势,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为解约员工提供就业岗位和服务供给。
二是储备充足的岗位资源。通过对相关岗位梳理分析,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典型岗位的储备工作。目前,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有针对性储备上述岗位1.03万个,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仅前程无忧一家就储备上述岗位8万余个。下一步,本市还将联合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先筛选一批待遇高、福利好的优质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同时,在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站“就业超市”平台开辟教培行业人才专栏、在“百姓就业”微信公众号“享·就业”栏目设置教培行业人才专区,集中提供政策解读、企业招聘、职业指导、专场招聘活动等服务内容。
三是主动开展入企对接。动态监测学科类校外培训头部机构用工风险,提早对接机构开展就业服务。市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联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动对接重点关注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用工情况摸底工作,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保障。加强对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督导,围绕公共就业服务、劳动权益保护等热点,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信息。
四是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持续3个月至半年的“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据陆晓播介绍,8月18日,第一场专场招聘会就将正式上线。围绕转岗、转行等专题,从就业观念、心理调适、职场规划等方面,组织录制“职业指导微课堂”,开展“职业指导直播课”。重点关注应届高校毕业生应聘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情况,精准提供就业政策服务支持。为有就业意愿的人员提供求职登记、专门职业指导、匹配推荐、跟踪回访等系列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
五是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联合前程无忧等平台向求职者提供“3个一”服务:一个教培人才服务季,一个人才服务专栏,一个求职服务礼包。“礼包内容包括职场资讯推送,薪资查询服务,5个岗位推荐。其中,‘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活动与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同步举办,共同为教培行业人才转岗提供优质服务。”陆晓播说。
六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北京人社”系列政务新媒体、网络、专刊等宣传平台矩阵合力,加大对就业政策、岗位信息、专项服务季活动等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人才积极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陆晓播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未来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着眼防风险、稳就业,全力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人才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