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社科大“第一天团”

本报记者 徐金玉

桌面上空荡荡的,连套像样的茶具都没有,同学们围坐一圈,端着一次性纸杯盛装的茶汤,却是满足地轻轻啜饮,彼此间谈笑风生。

时光一晃回到2017年,那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刚刚创办。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兰亭天茗茶社由学生自主成立,于建校同年应运而生。

“学校刚成立时,首届学生不到400人,我们茶社的社员几乎占了1/4。不夸张地说,茶社从诞生开始,一直是校园社团里的‘No.1’。”2018级社长王煜岚笑着说。

这都归功于首任社长的创意。“在社员招新时,他发起了自制柠檬茶活动,现场提供红茶、柠檬、糖等物料,邀请同学手作一杯柠檬茶。从这样简单、有趣又贴近生活的饮品入手,慢慢拉近青年学生和传统茶文化的距离。”王煜岚说。当时一举吸引社员近百人,到现在,茶社仍然是社员规模最大、校内活动最多、校外交流最频繁的社团,“第一天团”的位置非它莫属。

茶社最初的元老骨干,全部是一群爱茶的青年学子。

“当时物资严重不足,社员们就‘自掏腰包’‘自助服务’。每次活动,这位贡献茶,那位贡献茶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都是‘为爱发电’,凭借着对茶的兴趣和一腔热爱,让茶社渐渐有了雏形。正是那些看似简陋甚至惨兮兮的光景,为茶社定下了最为温暖、动人的基调。”王煜岚说。

茶社第二年,2018级新生王煜岚“入团”,社里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套茶具。“那是我刚入学时父母买给我的礼物——一套冰裂纹的青瓷茶具。没想到,在茶社派上了用场。每次我主泡,都用它来为大家服务,久而久之,就奉献给这个‘家’了。”王煜岚笑着说。

当然,第二届社长的“三把火”,并非泡茶那么简单:定期办茶会、进行茶艺系统教学、到校外交流互动,都是王煜岚亲力亲为。

“中秋茶会,是我们的第一次茶会,特别选用了适合时令品饮的乌龙茶。也是从那时起,结合节气办茶会,成为我们雷打不动的传统。”王煜岚说,“中国饮食讲究因时而食,我们借由节气,将茶文化串联其中,一方面展现了茶饮的多种类型,一方面传递了茶饮的健康功效。”

茶会并非社员的“专属福利”,相反,和校园其他社团联合办茶会,是兰亭天茗茶社的经典动作:和话剧社一起观影、读剧本、品茶,打造名副其实的“茶话会”;和志愿者社团一起走出校园办茶会,用茶温暖更多人……

“甚至有一次我们和某个社团联合办茶会、做游戏,从晚上7点玩到夜里12点,宿舍都关门了,大家还不愿意走。”王煜岚笑着说。

在她看来,茶是媒介,也是交流的纽带。于年轻人而言,不用填鸭式地、刻板地输出茶叶知识,只是以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便让茶慢慢融入生活。

“我的闺蜜从前很少喝茶,现在不仅选修了《茶道与中国生活美学》这堂课,还迷上了茶席设计。有一次,她在宿舍潜心研究,用茶叶制作成‘金鱼’,放入水中栩栩如生,令人惊艳不已。其他朋友聚会时也会主动叫上我,希望能边品茶边游戏。不知从何时起,茶已经成了他们品饮世界中的一种选择。每每这时,我都感到格外满足。”王煜岚说。

这种传播在校外同样受欢迎。“我们是‘老少通吃’。”王煜岚笑着说,茶社到养老院为老人泡茶,到小学开茶叶专业课,还会受邀参加茶会活动等。

“小社团也有大能量,我们希望尽己之力,成为传播茶文化的青年使者。我自己也是学历史的,学校又是一个研究类的院校,我所做的课题全部都是关于茶的学术研究。我发现学术类的茶和生活中的茶艺是脱节的,茶的研究还不够接地气。我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将学术上的茶文化更多地推向生活。”王煜岚说。

2021-08-06 徐金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653.html 1 社科大“第一天团” 10,6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