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同”活动陕西小分队 司晋丽 刘彤 崔姝音 汪凯
尽管已经见识了陕北高原紫外线的威力,当遇到60多岁的白桂梅时,心里还是略感意外。与村里其他同龄女性相比,她的皮肤更加黝黑粗糙,穿着也特别朴素。不过,这些都没遮掩住她脸上的乐观和坚毅。
“大家都在村口聊天,您怎么不参加呢?”
“我哪有时间嘛,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着。”
“到家里坐坐吧!”也许是看到记者眼里的困惑,白桂梅主动向我们发出邀请。
“从我家的窑修到这儿40多年来,这节路一直都没有灯,每天摸黑回家。这几年,政府给装了太阳能路灯,家里也用上了太阳能灯。”白桂梅的家在村子高处,离村民的主要聚居区远一些。在交流中我们得知,她的丈夫已去世10多年,有一个儿子因车祸受过重伤。
“原来我又要种地又要养牛,哪边都顾不好。”白桂梅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把家里的地流转出去了,还多养了几头牛。现在自己的生活不成问题,还能在经济上帮衬到孩子们。”她的收入已跻身村里“第一阵营”。
日子有了新奔头,正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白桂梅慢慢淡忘了曾经的不幸与忧愁。桌子下整齐码放着的十几双沾满干泥巴的鞋,就是她的“战靴”。当我们转身告辞时,她端来一盘水果硬要塞给我们,“吃吧,不怕,卖水果的每星期都来村里呢!”
白桂梅口中的“他们”,就是延安市政协派驻村里的扶贫工作队。
“太不容易了。”讲起刚来村里那段彻夜难眠的日子,甄家湾村第一书记罗世杰至今记忆犹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看着农民都像白桂梅一样守着自己的三亩二分地,辛苦一年却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大学生村官出身的他挺不是滋味。
村支书白云也是一位精干的中年汉子。那时,往往当整个村子都沉睡之时,村委会的灯还亮着,这两位书记还在召集村干部商量着如何推动土地流转来解放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如何盘活现有资源资产来实现富民强村。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天然的,稍有点疏漏就会引起不安全感。”白云告诉记者,他们将县农工部的有关政策与甄家湾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草了《甄家湾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多次给村民们宣讲政策,但直到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前,工作队成员内心还是紧张的。
结果很顺利。村里的1150亩耕地以20年为期限,根据土地品质,按照150元和200元/亩的两种价格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又与县供销社合作,进行土地“二次流转”,建成千亩黄花基地,发展乡村旅游观光经济。
一晃三年过去了。2020年,全村观光经济收入达10万元。几十户如白桂梅一样从土地上解放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土地流转费收入、在现有土地上务工收入、土地收益分红收入。
周末,黄花菜采摘园里,不乏前来观光、采摘和拍照的人群。看着这欣欣向荣的场景,脱贫攻坚刚起步时的一幕幕也总在罗世杰脑海中翻腾:有些乡亲抵触政策,说,“直接把钱分给我们多好!”数不清多少次,他苦口婆心地说明“扶贫不是养懒汉”,现在,村里的懒人基本绝迹了,积极进取代替了好吃懒做。
太阳西沉,我们也该下山了,管理采摘园的大姐说,“黄花菜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忘忧草’”。站在黄土山峁上眺望对面,炊烟正从每个院落升起,我们心里也升腾起了小小的期待:希望这株忘忧草能给村里带来希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