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不再看天吃饭,还看农业保险!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为乡村振兴托底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的模式,发展黄芪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图为宵户在加工黄芪。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崔吕萍

老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啥意思?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辛勤耕作,但多数还是要靠天吃饭。不该下雨时下大雨,庄稼就会闹病——条锈病、赤霉病,粮食收不上来,农民靠啥增收?

面对这些问题,农业保险能帮上忙吗?答案是肯定的!

6月30日,财政部联合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决定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即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此次创新将带来哪些启示?未来农业保险还将向哪些领域发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多位农业、保险领域专家进行了采访。

普惠不强制,解小农户投保“之渴”

《通知》意在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对投保人、承保机构都是自主自愿,不具强制性。而承保机构要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厘定保险费率,并征求当地有关部门和农户代表意见,反映经营成本的综合费用率不得高于20%。

同时,将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均纳入保障范围,体现了金融普惠的特征。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从试验、建立至今已经15年了,这15年间,在财政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农业保险发展很快,我记得在2006年时,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还只有8.06亿元,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815亿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我们的农业保险产品主要还是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即为生产产品而付出的除人工工资以外的物的成本,比如化肥、地膜、种子等),保险金额只有每亩收入的30%-40%,这种产品也只是保自然灾害这类风险,保障水平比较低。农户觉得‘不解渴’。”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为我们补充了上述背景。

据庹国柱介绍,我国从2018年开始试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前者的保险金额可以达到收入的80%,后者更是承保了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的损失,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可以在灾害发生后得到充分的保障,因为保障水平相对于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来说,几乎提高了一倍。这既能解决持续生产的后顾之忧,又能提高种粮积极性,更能稳定农户的农业收入。有利于国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乡村振兴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助力乡村振兴,农业保险要在扩面提标增品上多做文章

展望未来,庹国柱建议,农业保险要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在“扩面,提标,增品”上继续做文章,扩大承保覆盖面,增加纳入中央补贴目录中的标的(作物,牲畜,水产养殖,农机,农房,渔船,仓库设施等),同时普遍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加快收入保险的试验和推广步伐。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承看来,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来得及时且必要。

“我国已连续6年粮食产量站上1.3万亿斤台阶,连年稳产高产。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需要居安思危,防范风险,扩大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就是为给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让更多的农民敢投入、敢种粮。”张立承同时表示,这项政策根据区域不同,差异化提供财政补贴,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补贴比例从40%进一步提高到45%,凸显了财政对粮食主产区、优势产区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导向,体现了中央政府真金白银投入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速、升级。

“另外,这项政策充分体现了普惠与包容。进一步明晰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展到全部13个粮食主产省的全部农户。从完全成本角度和种植收入两个维度设计主要农作物保险就体现了包容,政策实施还设置了过渡期安排。此外,改革还充分考虑到种粮农户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保险品种。”张立承这样表示。

完善农业再保险制度,解决农业保险经营后顾之忧

对于农业保险自身发展而言,此次创新将带来哪些启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对我们表示,为确保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议未来还应当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协调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关系,发挥政策合力。农业保险并不仅仅是作为农业风险管理工具而孤立存在的,而是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其他粮食国内支持政策协调配套,避免功能重叠,共同实现国内支持政策稳定农民收益、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初衷;二是要完善农业再保险制度,解决农业保险经营的后顾之忧。随着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扩大,农业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将加大,应对农业大灾风险损失的成本也将大幅提升。如何形成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全链条”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确保农业保险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而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学君看来,未来我们还应加强对WTO(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保险补贴相关规则研究,适应规则约束。“今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适应WTO规则约束已成为政策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需加深对WTO《农业协定》中农业保险相关条款的理解,知晓后续农业谈判中涉及农业保险条款的可能调整动向,并对相关规则给农业保险政策制定带来的约束和影响有清晰的预判。”王学君这样说。

2021-07-06 崔吕萍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为乡村振兴托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993.html 1 不再看天吃饭,还看农业保险! 8,9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