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宁 张丽 郭海瑾
■ 编者按
根据相关安排,6月7日至9日、16日至21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组织关心戏剧工作的委员、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相关领导、编导和评论家就“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话题进行线上讨论。讨论会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郭运德主持。在9天时间里,大家围绕“中国戏曲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看待戏曲发展现状”“如何处理戏曲的继承与创新”等9个方面展开研讨。
推动中国戏曲发展,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出路。守正创新,守什么?创什么?当今戏曲的守正继承与改革创新之路该怎么走?大家畅谈经验、提出建议,互动切磋,参与之踊跃、氛围之热烈创下漫谈群话题讨论之最,在为戏曲传承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的同时也为政协读书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
■ 善待戏曲是今人的历史责任
“传统戏曲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千万不要让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丢了!”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巨变,戏曲日渐式微的趋势令人忧心。”
“戏曲艺术已有几千年历史,它在世界艺术史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
这个问题不寻常!
6月7日晚,关于“中国戏曲的地位与作用”的线上讨论甫一拉开序幕,杜卫、朱永新、徐丽桥等委员就率先亮明了观点。
确实,戏曲之于中国人太重要了!一部戏曲史,无异于一部生动的文化史,描摹着多少传统社会的人情世故,承载着几许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从秦汉时期勾栏瓦舍兴起的乐舞、俳优、百戏,到唐代参军戏、宋代南戏、金元杂剧,再到明清传奇,各种戏曲逐渐定型且繁荣,形成五彩斑斓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戏曲艺术古老绵长,不但同诗词、歌赋、小说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富丽宏伟的历史篇章,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有标识。
“两千年的生命当然也有机能老化的问题,这就需要今人对症下药。”委员们纷纷表示,“善待戏曲,理应成为今人的历史责任。”
戏曲的生命依旧在民间。据统计,目前有案可查的剧种有367种之多,几乎每个地方都活跃着一两个地方戏。郭运德委员回顾中国戏曲发展历程时说,“中国戏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沃土上,作为劳苦大众的先辈们大多读书甚少,戏曲和‘说书’几乎成为他们文化启蒙的唯一方式。戏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戏曲出于民间,胜于朝野,但始终没有脱离浓厚的民间色彩,是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刘家成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妹芝在老年大学调研时看到京剧班教学火热,老年人学得非常陶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戏曲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戏曲的发展,还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多考虑普通群众的需求,为百姓多推精品力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表示。
“忠诚的艺术家和钟情的观众共同构成戏曲艺术的希望。”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丁伟强调。
■ 有喜有忧有奔头
讲形势,还要先说大势。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曾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繁荣,也有过“文革”时期的大萧条,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道路。
新时期以来,戏曲发展有喜有忧。喜的是,戏剧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京剧事业的梯度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优秀演员、剧目脱颖而出,戏剧事业取得可喜成就。忧的是,经费投入和票房收入双双不足、人才培养不均衡、创新剧目存活率不高、剧团营销能力差、观众分流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戏曲艺术的发展。
委员们认为,当代戏剧工作者应该正视“喜”和“忧”特别是“忧”,才能让戏曲真正“有奔头”。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看来,讨论戏曲发展大势,分类保护仍是关键。比如对京剧、昆曲等国粹艺术应由国家保护为主,对评剧、梆子、豫剧等区域性剧种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扶持,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的戏曲由地方保护为主,已经失传的剧种曲种则以记录整理和保存为主等。
“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当代发展趋势、当代观众审美进行有‘过渡感’的微调。”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青年京剧团团长孟广禄从戏曲实践中获得的感悟。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从教育角度谈到,戏曲的出路还要从学校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应该是重点。戏迷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戏曲不可能振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苏建议把京剧的每一出戏写成“京剧总谱”,剧情、人物、行当、唱腔、做功、武戏等等一一介绍得清清楚楚,让孩子们了解、看懂,会欣赏、有兴趣。
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排演《霸王别姬》时发现,台下观众80%都是年轻人。他备受鼓舞,“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看、更纯正的京剧艺术,把京剧艺术真正的精华和价值观传递给观众,是目前我们弘扬京剧艺术最为重要的一点。”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戏曲的未来建立在未来观众的基础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认为。
戏曲作为民族艺术的瑰宝,具有重复欣赏的特点。委员们坚信,尽管戏曲目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不会消亡,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大有希望。
■ 老话题,新问题
继承与创新,是戏曲传承发展的老话题,也是新问题。一部中国戏曲史,本身就是不断继承创新的历史。
“每一辈京剧艺术家无不是在继承老一辈艺术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圆圆表示,今天流行的经典剧目,都是从老剧目加工整理改编或移植过来的。
继承和创新,存在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倡议“不能把传统和现实割裂开来,传统也在当下”!
目前戏剧继承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强调继承多,实际继承少;盲目继承多,提高继承少;“就戏论戏”继承多,吸收健体继承少。有委员认为,这需要尊重传统、充分认识传统价值,全面完整地继承戏曲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段,进行高水平的传承。
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剧种的重点剧团基本上靠排新戏和惠民演出维持运转,悉心保护和潜心传承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有限。他表示传承戏曲艺术的关键是传承一台一台的经典剧目,“当前对于传统戏曲艺术,保护传承比创新发展更紧迫。”
创新,就是在尊重艺术本体前提下,用崭新视角来展示传统艺术之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迟小秋谈到,“戏曲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体的,不能分割。近年来流行的京歌、戏歌等,戏曲唱腔与流行歌曲相结合,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与推崇。”
“变化才能有生机,才是真正的希望。”郭运德委员呼吁社会各界对戏曲创新给予包容和尊重,“包容新的探索和创造,允许创新犯错误,允许在不断探索中寻求京剧发展新思路。”
■ 戏曲也要因应时代
关于戏曲能否展现现实生活,讨论中态度几乎一致——戏曲无题材限制。
京剧开始尝试现实题材创作,自“四大名旦”时就有,譬如梅兰芳就创作表演过时装京戏《一缕麻》《邓霞姑》等。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反映了激烈的革命斗争和火热的现实生活,在戏曲艺术创新上做出探索。
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语言词汇已大为不同,传统戏曲勾脸扎靠中形成的程式如何转化为可以表现现代生活的新手段,进而让老观众接受、新观众喜欢?
“这就要求京剧人切实深入现代生活,灵活驾驭生活素材,在充分体现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对传统京剧展开现代化改造,转换艺术表达方式,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找到京剧与现代观众的审美契合点。”张妹芝委员对此有着深刻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三团原团长张建国建议有关部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京剧现代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分阶段、按作品进行深入研讨、形成系列成果,“将研究成果广泛传输给全国京剧院团,以利于院团京剧现代戏的良性创作和错失规避。”
样板戏是现实题材创作的一次革命,可以说是京剧乃至整个戏曲领域现代戏创作影响最大、争议最多、较为成功的一部分。艺术上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的思路值得借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席强认为,京剧样板戏在戏剧音乐结构上大胆变革,就是一种创新。今天,京剧在形式上如何突破传统观念、表演上如何运用创新空间,是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当然,样板戏生成的模式不可复制。在肯定样板戏艺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样板戏后,许多现代戏过度偏离传统等问题也都受其影响。
■ 依于规,不泥于规
程式,是中国戏曲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语言,也是对舞台表现手段的精准固化。
常言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程式作为戏曲中的“萧何”,是戏曲特别是京剧改革中的最大关隘。
“程式能否突破,不只是表达方法的问题,而是关系戏曲能否继续存活的问题。”6月18日的漫谈群里,讨论集中在“程式创新对于戏曲特别是京剧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个问题上。
郭运德委员认为,京剧现代戏的滞后,与程式转换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要创造新的程式,必须熟悉现代生活,让源于生活的动作演化成某种规范的写意性韵味。许多新程式的产生,往往都是艺术家在对生活有深刻感悟的基础上,结合深厚的程式功底,在舞台实践中逐渐摸索创造出来的。《骆驼祥子》的“洋车舞”、《华子良》的“箩筐舞”、《江姐》的“绣红旗”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探索。“依于规,而不泥于规!程式有双重的美学品格:一方面,它既是艺术创造的结果,又是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手段;另一方面,它既是相对定型的,又在实际应用时可加以变化。”
一套程式,万千性格。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袁慧琴在创作表演中体会到,程式是充满生命、充满内容、生动不已的,所以程式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表演手法,还是戏曲规律、美学原则。演员可以根据不同情景和各自特点对程式加以变化和发挥,只要京剧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
程式对于戏曲特别是京剧,就如同格律对于古典诗词一样。千百年的沉淀,历史重荷很大。委员们表示,改变创新是必然的,也是艰难的,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 人才培养路漫漫
常言道,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戏曲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派传承,而流派产生的基础就是‘角儿’。”张建国委员强调,“角儿”的作用并不等于只突出某些人而不顾院团整体发展需要。在戏曲人才培养上,凡是与戏曲表演、流派传承、经典剧目传承有关的“台上”的事,仍然需要尊重传统上培养“角儿”的一些优良经验,才能使作为戏曲精华的绝活、绝技、唱腔等得到有效传承。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刘晓冰多次观看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一折,其中的“站立宫门叫小番”作为展示演员功底的“名叫”,本应是高拔的嘎音,但她听到的多是又短又急又平,让人很不过瘾,由此她更加感到,戏曲要发展好,演员自身本事还要过硬!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吕逸涛将中国戏曲看作综合性艺术,需要编剧、导演、演员、乐队、舞美等多工种的通力配合,才能保证一台演出的高水平呈现,“新时代戏曲需要培养各个戏曲工种的‘角儿’”。
改革开放以后,老一辈艺术家重演老戏出山带徒、青研班的开办、京剧音配像工程以及国家开展实施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计划,推动戏曲舞台迅速活跃,一批新人崭露头角,很快成为中坚力量。近些年,随着戏曲市场不甚景气,新涌现的青年新秀较少,人们不禁担忧:如果年轻一代不能接替新时期成名目前已近退休年龄的那批戏曲骨干,戏曲的未来在何方?那么,如何尽快培养戏曲新人,形成合理的戏曲队伍梯次结构?
大家一致认为,培养人才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面支持与帮助:需要政府统筹规划,需要老一辈和中年名家舍得花精力下工夫带徒弟,需要有志于从事戏曲事业的青年狠下心来扎实求学,需要全社会创造良好成长空间。而随着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政策的切实落实,相信戏曲人才环境会越来越好。
■ 赢得市场才能赢得未来
艺术最终要在舞台上接受检阅,经典要在岁月淘洗中历练成长。
对于戏曲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分析有三种观点——戏曲市场崩溃论、红火论与不均衡论,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票房高,经济欠发达的城市票房低;乡村城镇观众热情高,大城市观众热情低;媒体和官方呼声高,实际效益低。
“只有让戏曲真正回归市场,才能有戏曲的市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鲁景超感到,戏曲在大的文化消费视野中有其局限,但也必须承认是有市场的。这需要厘清戏曲“遗产传承呈现”和“艺术创作”的界限,摒弃应景之作和应付之作,减少赠票作品、减少创作浪费,树立戏曲良好的市场形象。
戏曲的市场不能局限在剧院。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认为,戏曲前行的思路要开阔,可以走向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网络、走向元素化整合,当然还可以走分众化、精准化市场。
“戏曲还可以和教育、旅游、老年化社会活动、博物馆、互联网相结合,不断寻求表演内容、方式、场所等的自我突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道。
培育市场本质上就是尊重观众、敬畏观众。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市场规律,精心琢磨观众口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优势,扩大戏曲的受众覆盖面。在这方面,昆曲、粤剧在制度保护、专业保护、学术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卓有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认为,这四条经验其实都关乎市场建设。例如粤剧与网络游戏结合推出《决战天策府》,其主演彭庆华领取梅花奖时,现场有几百位时尚青年都是因他而去。他们是与网络游戏有关的群体,因为服膺彭庆华,还特意去观看他的传统折子戏。“培养市场仍然是扶持戏曲最好的方法之一。”王馗强调。
戏曲占有市场,才能赢得未来。委员们呼吁主管部门和戏曲院团:沉下心来、下定决心,用心、用情、用功培育市场!
■ 变挑战为机遇,戏曲重振雄风
铿锵的鼓点里,不绝的弦音中,飞扬着无数的激情与梦想,散发出民族艺术绵延不绝的气息……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也是目前世上仅存的古老戏曲品种。
如今戏曲受到信息化冲击,老戏迷看不到戏曲全盛时代的精湛演技,有所不满足;青年人大都远离戏曲,兴趣挪移。中国戏曲如何化危为机,重振雄风?
苏州评弹《雷雨》是一部专为青年人量身定做的作品。在大学巡演中,刚开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还担心两个小时的演出,会让学生们坐不住。但一场场爆满的坐席、经久不息的掌声以及“再来一个”的喝彩声,让她对评弹的发展充满信心。“戏曲艺术性强、内涵丰富、寓教于乐,以独特魅力倾倒了无数观众。”盛小云强调除了与时俱进,还要为不同观众量体裁衣、定制作品,才能促进戏曲更好地传承发展。
流派创新是戏曲面临的大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张君秋先生创立张派艺术后,至今京剧再无新流派产生。长远来看,流派创新作为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一个方向,理应成为青年京剧人的追求目标。“流派创新需要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比如要有坚实的基本功训练,丰富的艺术实践,足够的文化、剧目和表演技艺积淀,发挥团队优势形成整体效应,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委员们在讨论中基本形成共识。
郭运德委员提倡,理性看待戏曲艺术振兴,“不能期望它重新回到文艺鉴赏的中心位置,也不能期望全社会兴起戏曲观摩热潮。戏曲作为传统文化宝贵遗产,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是将戏曲保护起来,培养高水平团队原汁原味地唱传统戏;二是排演能进市场的新剧目,允许且鼓励探索,也许能闯出一条新路。”
展望戏曲发展的未来,大家充满信心:从委员的共识,到戏曲界的共识,再到社会的共识,加上政策保障支持,中国戏曲未来可期,雄风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