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陈维 金晓雪
一片叶子如何激活一方产业?如何走出乡村振兴的道路?6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罗家村老乌山古茶园,探索罗家村的“致富密码”。
走进茶园,只见茶农们正忙着采摘茶叶;茶厂内,机声隆隆,制茶师傅日夜赶制新茶,清香四溢。这段时间是罗家村村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以前我们的茶最高只能卖到70多元一斤,现在最高能到300至400元一斤,这都多亏了政协呀。”正在采茶的茶农李勇向记者说道。
原来,罗家村所在的老乌山是镇沅县按板镇重要的茶产地,是普洱市26座古茶山之一,也是藤条茶主要分布区。一直以来,这里的农民都有种茶制茶的习惯,但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茶叶的产量质量一直不好,价格也上不去。
自挂钩帮扶罗家村以来,普洱市、镇沅县两级政协铆足了劲,帮助罗家村大力发展茶产业,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一方面,发挥政协优势,通过不同渠道邀请到省、市茶叶专家、学者,知名茶企业人员及本地茶产业带头人到罗家村,对村民们开展知识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先后两次组织80多名村组干部、茶农到景东部分茶山、企业参观学习,全面提升茶农制、种茶技术。另一方面,成立茶叶合作社,举办茶叶开采节,以开班讲学、现场指导、实操示范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销,推动老乌山茶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帮助罗家村进行科学规划,把茶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建设50余亩村集体示范茶园。
“如今,罗家村已培养出一家规模以上茶企,两家标准化茶叶加工初制所,涌现大批个体经营小微茶企,打造形成了‘普洱千家寨’等著名普洱茶品牌,2020年底实现产值2200余万元,产业效益连翻数番,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普洱市政协秘书长王国斌介绍说。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巩固以茶叶种植为龙头,以烤烟、核桃、生猪、肉牛等传统种植养殖业为补充,坚果、林下特色种植养殖,农村商贸等有序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并将结合罗家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游茶园、赏茶景、采茶叶等生态观光游,以旅兴茶、以茶促旅,从而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普洱市政协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杨忠强信心满满地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