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樊杰
受建设成本、经济基础、现实需求等因素影响,大规模基础设施往往布局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新基建也是如此。如何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是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空间布局上,新基建应谨防两种偏差:其一,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方政府推进新基建积极性高、投资能力强、吸引人才方式多样,加上区域性新基建网络化程度和供给能力强,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现在部分发达地区数据中心遍地开花,软件园区到处布局,动漫、VR游戏、翻译软件、低档机器人等等项目成为很多地区数字经济共同的发展方向,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投资浪费。其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政府投资能力弱,新基建天然的“嫌贫爱富”特征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区域创新能力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建议统筹新基建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各地区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步调保持一致。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基建,要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相对较恶劣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建议从“面”上继续完善“旧基建”,以“点”为突破推进新基建,打造“新+旧”的基础设施建设合力。建议结合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总体布局,把新基建作为支撑区域创新高地建设的基础条件,从而与东部发达地区形成基于5G、大数据、互联网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弥补西部地区人才短缺、设备落后、项目不足等短板,缩小与东部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此外,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基建上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培育地方先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西部中心城市新基建应与这一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建议利用当地特色生物资源,以人民群众健康为重心发展现代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面向碳中和目标与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发展非碳能源产业,对旅游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并开展医疗、教育方面远程服务。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通过中心城市节点,打通研发、生产、营销等全产业链条,服务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发达地区,新基建应以中心城市、都市圈为创新枢纽,采取城市群和省域经济一体化的网络化、圈层式布局,全域构筑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新基建网络,提升发达地区整体国土空间利用水平,助力发达地区在未来进一步集聚人口,优化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应着力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服务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和前沿产业,增强生产型服务业的整体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之外的城市群地区以及省域其他区域,应着力布局融合基础设施,把改造传统产业、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作为新基建的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