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农”字重千金,产业互补“心连心”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展开合作的两个观察视角

本报记者 崔吕萍 李元丽

好的建议比黄金更有价值,好的朋友从来都想你所需。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论坛与展馆内外,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围绕百姓幸福生活所进行的探索尝试,我们听到的是国与国之间围绕共同发展所进行的真诚交流。

农业大文章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围绕“农”字的合作有多紧密?看数据:2020年,中国内地从匈牙利牛肉进口1779吨,增长287%;目前,我国已与中东欧国家签署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95份,批准14国的132种食品、41种活动物和农产品输华。近9年,我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9.7%。

在6月7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上,中国海关与中东欧国家对口部门再次强调,积极推动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的目标。

“目前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农业互促、合作的规模仍较小。但双方农产品互补性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差异较大,双方农产品贸易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还需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增进国家间友谊。”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这样表示。

而谈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的未来时,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深入推进双方农业部长会议、农业合作经贸论坛和农产品博览会“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提升贸易便利水平,加强粮食安全合作。

“近30年来,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发展总体上比较快,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并进入精准化发展阶段。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农业也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生产效率比较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快,在中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由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国工业品及服务对中东欧国家出口增长更快,因而增加进口中东欧的农产品,对平衡双方贸易及缓解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风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霍学喜这样说。

投资精细活儿

所谓合作,即取长补短,中国能为中东欧国家补齐哪些短板?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所中东欧研究部副研究员闫实强认为:“一是总体来看,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有着加快建设或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实际上,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一批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重大建设项目,而且这些项目为改善项目所在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贸易伙伴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受到冲击的风险较大,而要改变对贸易伙伴结构的失衡状况,就需要逐步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在抗击疫情背景下实现了经济正增长,中东欧国家稳步提升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所占的份额,不仅有利于促进其贸易伙伴多元化,同时有利于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看来,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当前双方经贸伙伴关系正处在新的起点上,有望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肖钢表示,中东欧地区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1/4,与共建“一带一路”有较高的契合度,双方投资合作空间很大。从营商环境上看,中东欧国家大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治环境相对较好。当前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盛行背景下,双方都有必要进一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一是抓住机遇,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未来可在以下领域加大合作力度:一是适当扩大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生产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市场建设;二是加强在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合作,拓展数字经济,在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以及网络消费等领域增加投资,助力中东欧国家缩小数字鸿沟;三是进一步加强在能源、矿产资源以及传统产业领域的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推进双方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在双方开设分支机构拓展业务,积极扶持双方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人民币在双方贸易投资中的使用量,发挥人民币的支付功能和投融资功能。

三是提升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水平。中国投资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合规建设,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努力防范和妥善化解投资风险,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投资的合法权益。

2021-06-22 崔吕萍 李元丽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展开合作的两个观察视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385.html 1 “农”字重千金,产业互补“心连心” 8,3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