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寻找丢在出租车上失物后的思考

沈绍春

5月13日晚暴雨,我在高铁站取过东西后乘出租车回家。

21:14分下车后我发现,纸袋变轻了,再一看,原来是纸袋漏了,几瓶药不见了,可这时出租车已走了。

我赶紧跑到屋檐下,扔下伞,拿出手机查看微信付款记录,发现出租车牌号为“浙KT09**”。拨打110,工作人员说他们负责接警,找出租车要打12345。

21:17分,拨打12345。接线员得知我不清楚是哪家出租车公司后,给了我市区运营的全部3家公司的联系号码。我挨个打过去,均没人接听。事后才知,出租车公司晚上无人值守。

正迷茫之际,小区保安提醒我,打114试试。

21:28分,拨通114。接线员知道我下车地点后抱歉地说,“超出了服务范围,没法帮到您。”但他提醒我可以打运管12328热线。

21:37分,拨通12328。接线员说,“找不到车辆,明天白天再打出租车公司电话试试吧。”我一再坚持东西很重要,请他帮忙。接线员又建议我打出租车监控试试。

我没放弃,又拨打了监控号码1339688****。接通后,对方说,他只能查车内监控,查不到车辆。在我的坚持下,他松口说,查到后通过短信发给我。

收到短信后,我欣喜若狂,立刻拨通了电话。可失望的是,对方说,晚上他并没接送过我,并猜测可能是之前这辆车的车主。我再听对方口音,确实不是我要找的出租车司机。

我心一沉,这下麻烦了!

我再次查看微信支付信息,发现左上方有收款方姓名“蓝建*”。这成了我寻找失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再打监控1339688****。工作人员最初说,通过名字找车主要5个工作日才能答复。我一再恳求对方帮帮忙,过一会儿他将“蓝建*”的手机号发给了我。

21:48分,拨打这个手机号。一接通,我就听出他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人。说明情况后,师傅称他在副驾驶地上找到了我的遗失物。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过了10多分钟,蓝师傅驾车亲手送回我的药。我把找他的艰难经过一说,没想到蓝师傅说,其实在微信支付账单上能快速找到他。蓝师傅指给我看:点开“查看账单详情”—“联系收款方”—出现“给收款方留言”和“专线联系收款方”。我通过“给收款方留言”一试,蓝师傅手机立即收到“通知”。

同样,蓝师傅说,支付宝也可以这样操作:账单详情—联系收款方—聊天页面,给对方留言就可以了。

我非常兴奋。兴奋又学到了新技能,更兴奋的是,一波三折后,丢失的药品完璧归赵。

高兴之余,我也在想,假如今晚是一位外地游客、老年人,打车用现金支付,结局又会怎样?还有,微信或支付宝的这项新“技能”能不能添加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上,以服务更多人?

根据这次寻找失物的曲折经历和思考,笔者撰写了一条《经历寻找出租车上失物的曲折 建议文明城市建设中应提升治理服务“温度”》的社情民意,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通数据“壁垒”。应打破部门“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便民服务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处置和办理。

其实,长远而言,建设服务型政府也要借鉴市场经验、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慢作为”“不作为”情况出现。遇到困难不能简单地说,“这事儿不能办”,而是要多替群众出主意,“这事该怎么办”。

第三,应加强政府服务热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线员的业务培训,减少或避免接线员在接听电话时误导群众,进而提升热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还应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突发事件预警能力的培训,提高接线员用心用情的服务意识,将“疑难杂症”可能触发的风险化解在政务服务的热线里。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有“温度”,发展才有“热度”。

(作者系浙江省丽水市政协委员)

2021-06-21 沈绍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341.html 1 寻找丢在出租车上失物后的思考 8,3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