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圆圆
在厦门海沧区,一个远离喧嚣的古村落——青礁村院前社,憩着一座始建于清代同治时期的闽南传统红砖古厝。古厝大门两侧的青石窗花,精工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香炉图样,从中似乎在不断地涌出一股股清新自然的本草芳香。而像这样历经上百年风雨的古民居,这个村庄还有30余座,每一座古厝都在院子旁边立有相应的说明,记述了该建筑的主人轶事、历史风貌、建筑沿革等。细心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各座古厝上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的装饰中,以香为题材的雕饰随处可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香制作技艺(福建香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恰逢端午节,作为该项技艺的传承保护单位,位居这个村落其中一座古厝的厦门市妙吉祥制香技艺传习中心,并没有举行任何庆贺活动,而是和往常一样,平静祥和地在乡村的传统端午节中,带领学员和小朋友们体验制作驱疫避瘟香、制作各式香囊、悬艾叶插榕枝、配制百草香汤,传承人陈建兵笑着说,此时此刻,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申遗”成功的珍惜之情,更有意义。
说此话时,坐在老宅里的陈建兵依然微笑着讲解和示范,他的对面,是一群欢乐的孩子,正在跟随着他反复搓揉着用各种带有自然芬芳气息的本草植物香料调配制作而成的香泥。孩子们在陈建兵的教授下,用这些香泥挤成香条,又自由地做成了各式花样的香品,有线香,有盘香,有锥香,或做成笑脸图样、各种文字图腾,或用香模子做成各种精细的香饼。
“我国先民们自古就有调香、制香、用香的习惯,以草药入香、以气味养心。香药同源,香,是一剂调养身心的良药。”陈建兵说,中国香文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从汉唐的兴盛到两宋时期的广泛流行,以及明清两朝的普遍运用,各个时期的文人雅士及各种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人群,对香都有一定的喜好,并且有过一系列精细化、系统化的研究和利用。“当前社会了解天然香的不多,而人们对天然草木和泥巴的喜欢却是与生俱来的,将两者相结合,带动大家‘玩’带有天然草木芬芳的泥巴,也就相对轻松地唤醒人们对香的喜爱,让好香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制作香囊的环节里,陈建兵分发了事先准备好的香袋,也准备好了十余种粉碎好的香料,边讲解几种常用功能的调配比例,边示范装香方法,学员们看着自己亲手装好的香囊,个个爱不释手,频频拿着香囊靠近鼻根一闻再闻。陈建兵说,中医经常通过服用汤药来治疗疾病,叫内服,而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医家用香药外疗,故称“佩服”,佩服就是把配制得当的香草或者香药装在布囊中,佩戴在膻中穴的位置或是身体的其他部位,让人们随时可以闻到香气,或是让肌表自然的呼吸对香气的吸收起到疗疾的作用。“而且,香可以让我们内心沉静下来,心静则疾去,心乱则病生。”陈建兵说。
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段时间,作为传承人,陈建兵一直非常忙碌。白天应付香厂里的各种繁杂琐事,夜深人静之时,自己一个人调配炮制各种香料,等到白天才把简单的一些步骤交给工人处理。
“分拣清理,是将所采摘的草药一一分类,清除杂质和无效成分;调配炮制,是根据草药的特性配以适当的处理方式,或蒸或煮,或炒或晒,等待着时光为它们带来一次升华;捣碎研磨,根据香材的用途,施以足够的力道,将其研磨成细末状;挤压成型,根据设计好的香方,各取适量的香材,以净水合制成各式香品。”陈建兵介绍,香品在挤压成型前的准备工作是调配,类似于中药调配较为繁琐,而调香、制香和用香正是体现中国香道的核心部分,也是需要“非遗”传承人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香是表现形式,道是心行轨迹,香道则是通过天然香的载体来表现内在的心行,并让心行朝着人格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香材的选择与中草药一样,讲求道地与制作工艺,不同的香料,调配方法不同,气味、功效以及带给人们的精神感受自然也有所不同。”
这次“国遗”成功落地,对于为传承和传播香道奔波多年的陈建兵来说,是欣慰的。他也勉励自己,要更加踏实地做好工作,陪伴每一缕清香,静静地融合在这座百年老宅的角落里。
而这一步步走来,陈建兵也有意无意把香道这非遗文化和观光旅游产业完美融合。每逢节假日,在这个古村落红砖赤瓦的衬托下,市民群众、院校学生前来参观的身影络绎不绝,制香体验、香道教学、本草香药科普观光。而陈建兵总是一袭白衣、一身香气地微笑地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