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界和医药卫生界的联组讨论时,专门谈到了如何进一步优化大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体系问题。他说,“大学一方面要在宽的基础上做深,而专业性的大学则要做精做强。”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他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科结构和学科体系的优化,是高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往纵深走,另一条就是往交叉方向走。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发现和建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60多年的发展,但之后就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了,其中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学科和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碎片化了,这样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所以,高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当前,不少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化升级,也出现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的学科专业。现在来看,越来越多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科学技术的突破和新的科学理论的涌现主要还是在交叉边缘地带。据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已超过1/3,而大学是最适合做交叉创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为大学学科多、学术氛围自由、年轻学生思想活跃,所以非常适合做交叉创新。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科技的大趋势就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交汇,这更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如何在大学中能够培养更多的交叉创新人才和产生更大的交叉创新成果,成为当前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近年来,包括四川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也的确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大家知道,大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和创造知识,我就围绕这两个方面谈两点认识和建议:
一方面,在不断强调学生基础学科专业培养下,尽快加强交叉学科融合和学科集群的贯通培养。现在学科越分越细,一个人毕其一生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分支上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很难再像牛顿、爱因斯坦那个时代,一个人可以通晓多门技艺且都有所建树。在这种细分专业培养方式下,学生的“精”是没有问题的,而“广”可能问题就大了,而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和对其他学科经验的借鉴能力往往对创新的作用是出其不意的。当然,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创新人才所需的特质之一,但我们认为,一般而言,本科生是按通识教育来培养的,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才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所以高校在本科强基础的同时,更要加强交叉学科融合和学科集群的贯通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的关联、交叉和贯通,开拓研究的视野并形成多元的思维。比如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在火箭、汽车、互联网上都有建树,前不久又在脑机接口上有所突破,其实他本人并不是学航空航天、汽车、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的。大学时,他是学经济的,后来又辅修了物理学专业,他就是通过跨学科学习,将人工智能、物理、工程技术的原理运用到软件、能源、交通等方面。目前四川大学正在学校打通文理工医跨学科——贯通式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人文艺术、科学探索、公共责任、工程技术、国际事务等5个模块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群,并开设了“数学+经济”“软件+生物”等20多个交叉专业,让学生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后,有更宽的专业知识面和多学科的学术视野。
另一方面,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不断突破学科的边界,多引导向交叉融合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综观世界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看到,学科交叉容易原创、技术集成容易引领。例如,德国大学正在以工业应用为导向重组学科集群,斯坦福大学近20年实施了一系列交叉创新计划,对硅谷的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曾担任该校16年校长的丹尼斯曾说,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不少交叉学院、交叉中心。近年来不少国内高校也开始组建跨学科交叉中心,比如,清华大学新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探索“集成电路+多学科交叉”的“1+N”联合机制,与相关院系设立交叉研究中心,破解当前中国芯片“卡脖子”难题。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在保持对基础研究持续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突破学科的边界,多引导走多学科交叉的道路,特别是“信息+”“医学+”,这是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和增长点,也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国高校源头创新的重要引擎。以四川大学为例,我们主要聚焦在“信息+”和“医学+”领域,建设了包括医工结合交叉中心、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创新药集成攻关大平台等在内的一批交叉平台。关于“医学+”,近两年学校一直在大力推动“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三个中心和5G模式下的医学转化应用平台,让医工结合真正破题,正在成为华西医学新的名片。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在新药研发大平台上整合和发挥川大华西临床医学、药学和川大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等多学科的优势,在中国高校中第一个成功研发了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并已进入了临床三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