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宁 摄影报道 通讯员 冯峰 王凡存
如今,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乡村树新风、换新颜、展新貌,五大振兴全面推进的格局已然拉开,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人文美、服务美渐成现实,城乡融合、产园融合、创新融合、治理融合的画卷徐徐展开……
扶贫助学“三帮一” 斩断穷根种大树
“李爷爷,这次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一名!”“郑爷爷,老师又表扬我画的画了!”……近日,庆云县云天小学的操场上笑声不断,孩子们正抢着向来看望他们的县政协主席李勇和市政协委员、云天教育集团董事长郑天林说着学习情况。
庆云县于2017年创新实行“三帮一”扶贫助学模式,即由一名干部扶志、一名教师扶智、一名爱心人士扶贫,共同帮扶一名贫孤学子。在这场扶贫助学活动中,庆云县政协机关的25名党员干部,主动报名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共捐助3500余万元,走在了扶贫助学最前列。
2020年,庆云县“三帮一”扶贫助学资助的学生有20人参加高考,16人超过普通本科线,其中7人超过重点本科线。“三帮一”扶贫助学,不仅改变了贫孤学子的命运,更种起了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
委员趟出致富路 盐碱地里长“金子”
“咱是一名政协委员,就得为乡亲们多做点事!”说这话的是庆云县政协委员、黄邱鲁运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郝战峰。凭着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农民的一股韧劲,他带领合作社成员改良了500亩盐碱地,引进了高产耐瘠的张杂谷。第一年种植就实现了亩产1000斤,每亩地比玉米能多收益500多元,成功打响了“黄丘小米”的品牌。
如今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5户,经营土地面积突破1500亩。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郝战峰众望所归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题党日上,郝战峰带领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重温入党誓词,谋划发展之路,明确了扩大合作社土地规模,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的新路子。
科技助农 领航乡村振兴
在山东水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慧温室大棚里,透红娇嫩的小西红柿像葡萄一样挂满藤蔓。“我们的蔬菜是营养液无土栽培,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不受地域和时令限制,无化肥、无污染,每平方米可产小西红柿25公斤。”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同样是小西红柿,我们的产品可直通京津沪深大型超市,价格更是普通市场产品的三四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庆云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带动市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产业数字化、服务一体化,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获评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水发田园综合体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