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葛玉修:小镜头记录大生态

葛玉修拍摄的中华对角羚

本报记者 王菡娟

他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员。因为热爱摄影,他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青海湖畔,与飞禽走兽为伴;草原深处,与中华对角羚亲密相偎……多年来,他用20多万张野生动物照片记录了青海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

2021年六五环境日当天,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葛玉修被生态环境部聘为生态环境观察员。他说,“这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最爱大自然,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却属于地球。我会继续奔波在青藏高原,记录生命中的美好。”

从摄影爱好者到“中华对角羚之父”

葛玉修是山东人,自1970年入伍到青海,便再也没有离开。

“今年,是我到青海的第51年,也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48年。我1970年从山东曹县入伍来青海,后来到青海金融系统,2014年元月退休。”虽然离开了心爱的军营,但是部队赋予的优秀基因,却使葛玉修终身受益。

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的葛玉修,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摄影。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摄影创作。

一次偶然的拍摄中,葛玉修接触到我国特有的物种——普氏原羚。

“7只褐黄色的动物排成一线在草原上跳跃着狂奔,美极了。”葛玉修回忆说。他抓拍了这组照片,并填补了普氏原羚图片的空白。

但让葛玉修难过的是,他也看到它被野狼残害的场景。“那场景血肉模糊,四周狼藉,我当时就涌起一种想保护它们的责任感。”

20世纪90年代,普氏原羚先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动物,当时仅存300余只。

如何保护?葛玉修想到了手中的相机,“我要拍出更多它们的照片,呼吁公众都来关注它们。”

为了拍摄到普氏原羚更为珍贵的图片,葛玉修经常穿梭在青藏高原广袤的无人区,风餐露宿,挨饿受冻;曾遇到过野狼群威胁,侥幸“狼口脱险”;还陷入过海拔4000多米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掉进过零下20摄氏度的冰窟窿,身陷绝境,欲哭无泪……

功夫不负有心人。葛玉修的普氏原羚照片越拍越好,甚至拍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求偶、交配、瞬间跳跃和直立的照片。专家说他拍摄到的照片,是目前国内关于普氏原羚质量最高的第一手视觉资料。

正因为对普氏原羚的感情越来越深,葛玉修总觉得作为中国独有的羚羊物种,应该拥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

“经请教专家、朋友建议给其增加个中文名字‘中华对角羚’。”葛玉修说。

让葛玉修想不到的是,他的倡议得到了众多人的响应,很多人认为这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如今“中华对角羚”的名字越叫越响,也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认可。

这也让葛玉修有了“中华对角羚之父”的称号。

青海环境变化的见证人

路越走越远,照片也越拍越多,葛玉修觉得自己在生态保护这条路上已经停不下来脚步了。

“青海是‘地球第三极’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万山之宗、万水之源,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其环境变化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生态平衡。青海又是一个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省份,资源动物蕴藏总量名列全国前茅。”

尽管不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但葛玉修已深深爱上这片热土。他觉得还能做得更多。

葛玉修发起创办了青海省第一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把“关注野生动物,维护高原生态,爱我绿色家园”作为网站的口号。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建立“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挽救这一极端濒危物种。并以“青海青”网站的名义与学校和西宁环保团体组织开展了“拯救中华对角羚”宣传签名活动。

2008年12月,中华对角羚特护区在青海湖北岸成立,他被聘为保护站荣誉站长。

从事环保志愿行动20多年来,葛玉修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闲和应酬,一头扎进他所钟爱的生态环保事业中。

为了近距离观察拍摄候鸟,葛玉修曾独自在青海湖一个名叫“三块石”的岛屿上坚守了7天7夜,饿了啃一口饼子,渴了喝一口凉水;离岛的时候,精心喂养过的小鸟,居然依依不舍,几番下水相送,让他泪流满面。

为了追踪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变化,他先后200余次赴距西宁200公里的青海湖,25次进三江源、15次到可可西里无人区,历尽千辛万苦,拍摄了20余万幅珍贵的野生动物及生态图片,撰写了150余篇反映野生动物及生存环境的文章。

葛玉修说自己最幸福的事就是无意间成为青海环境变化的见证人。

“20世纪70年代,西宁的南北两山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更没有什么鸟兽。青海湖周边没有太多的野生动物,青海湖的湟鱼数量也在减少,甚至仅有3000吨。”葛玉修说。

如今,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青海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力度,采取坚决措施,封湖育鱼,不仅南北两山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环颈雉、野兔时常出现,青海湖的湟鱼已经达到了现在的10.4万吨。如今,仅冬天在青海湖栖息的大天鹅,也在夏天出现了。葛玉修就曾在青海湖拍摄到一对大天鹅带着小天鹅游弋的图片。

更让他高兴的是,中华对角羚在2020年已经增加至2700只左右,甚至在公路上就能看到它们漂亮的身影。多年不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鸨,也出现在摄影家的镜头里。

“所有这些都说明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目标正在实现。”葛玉修说。

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因为对青海的热爱和对环保事业贡献,诸多赋予葛玉修的荣誉也纷至沓来。“北京奥运火炬手”“感动青海人物”“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斯巴鲁生态保护奖”“中华宝钢环境奖”“2019中国百名最美环保志愿者”……

但对于这众多殊荣,葛玉修说,“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志愿的,很值得!”

他也并未因此停下脚步。“我要一直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实际上,从2002年开始,葛玉修就带着自己图片和视频制作的课件,从小学到大学,从社区到国家讲堂,穿梭在全国各地,生态环保公益讲座达600余场。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葛玉修用自己的作品,制作了《冠状病毒再敲警钟》《保护野生动物,共创和谐家园》等12个美篇。播发后,受到广泛赞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葛玉修在作9场演讲的同时,还作了7场直播公开课。其中,2020年11月13日在“大江大河大奔腾”活动中,葛玉修在海拔4700多米的长江源头作的《我把江源说给你听》直播,收看点击达425万人次。

能让更多的人关爱环境、关爱野生动物,葛玉修觉得就是巨大的成功。

对于刚刚当选的生态环境观察员,葛玉修说,这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一方面要继续传递生态环保的理念,做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事业当中去,让天更蓝、水更清,鸟儿自由飞翔;同时我也会继续用镜头记录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变化,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

小镜头,大生态,大责任,大人生。

如今,葛玉修虽已68岁,但仍未停止脚步,继续奔波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头”,继续用镜头记录着他对祖国这片热土的无限爱恋……

2021-06-10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857.html 1 葛玉修:小镜头记录大生态 7,8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