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记者手记

挺有意思

本报记者 江迪

在这次采访徐大勇之前,我在全国两会驻地等场合多次采访过他。有个印象特别深刻:有“三农”方面的问题,找他准没错。不敢说所有“三农”方面的问题,他都张口就能应答如流,但是略给一些思考时间,他总能给出建设性答案,还时常能够举出一些基层最鲜活的例子佐证。

这是为什么?这次采访期间,我找到了答案——徐大勇始终保持一颗为农的“粮心”,始终保持扎根农村的良好习惯。

东辛农场基地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一块较大的试验基地。跟随徐大勇到基地,他把车远远停下,一块田一块田地走过去。不仅是水稻,小麦、大麦、蔬菜、苗木……每块田,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与很多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他都要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当然,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想真正获得农民的认可,还得靠科技,能够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为此,徐大勇一直在努力。

走到哪里,徐大勇都会问农民:“什么品种好卖?”他经常叮嘱团队成员:“选农民最需要的品种。”哪个品种收购价高一两分钱,他都很敏锐。

徐大勇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关注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国家需要啤酒大麦,他就培育啤酒大麦;发现国家将需要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他就早早培育相关品种;如今,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他又正在培育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

行走在试验基地里,道路旁有一些花,徐大勇蹲下来仔细察看,并告诉同事们,要把道路两旁尽可能都种上花,让试验基地真正成为花园。

“每次行走在这个大花园里,我都很开心。植物都有生命,和植物‘对话’久了,你会发现植物挺有意思。”徐大勇说。

是的,植物挺有意思,他也挺有意思。

2021-06-08 江迪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728.html 1 挺有意思 7,7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