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道路更名少冲动 历史底蕴不能丢

徐林生

5月24日,江苏建湖县民政局发布“关于县城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公告”。公告称,拟将主干道湖中路与秀夫路对调路名,即将湖中路更名为秀夫路,将秀夫路更名为湖中路。公告发布后,引发争议。

关于更名理由,上述公告称,作为城区主干道,秀夫路从东湖、西湖组成的“双湖公园”中间穿过,成为县城中轴线,命名为湖中路更为合适。湖中路与秀夫路同属南北走向主干道,将其更名为秀夫路,也不失对历史名人陆秀夫的尊重。

不过,诸多网友认为,上述两条道路相隔不到一公里,均处在城区繁华地段,沿街机关单位、商场那么多,群众早已习惯了现在的名称,改了路名让人很不习惯。而且,改名后要与各大导航软件对接,又要更换路牌、门牌,将增加行政成本。因此,将湖中路与秀夫路名对调,给市民带来不便,又浪费金钱,多此一举。对此,建湖县有关部门表示,现在是征求意见阶段,将把收集到的各种意见,上报给县政府。

城市道路更名引起争议,并非个案。大约三年前,湖北恩施一口气拟命名、更名60条道路,被市民吐槽“不好记、会绕晕、瞎折腾”;安徽宣城拟更名四条入城主干道名字,被批评“欠缺文化内涵、切断历史记忆”;2015年4月,郑州市将历史悠久的“祭(zha)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时,还被5名市民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恢复原路名,引起广泛关注。

一些城市之所以提出对部分道路更名,或认为原名“不合时宜”,或觉得不够“高大上”,或以为“名不符实”,将其更名是与时俱进,可以更好地宣传城市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这或许是某些城市热衷更换路名的“原动力”。

问题在于,每一条道路的名字,不是若干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留有时代痕迹,流淌地方人文血脉,倾注市民情感,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记住一条道路的名字,就是在无形中记住了城市的一段历史。正像秀夫路,原本是为了纪念建湖县历史名人陆秀夫而命名,如今从“双湖公园”中间而过,保留其名字不变,不是建湖城市建设沧桑巨变的最好见证吗?

由此看来,轻率更名一条有历史意义的城市道路名称,不仅徒耗资源、给各方带来不便,还可能丧失原本的历史文化底蕴、漠视市民情感、割断城市发展文脉,务必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措施,对城市道路更名做出更为严格的限制,以抑制道路更名冲动,避免被“政绩工程”等干扰,以便让更多路名承载文脉,让市民记住乡愁,让道路记住历史。

2021-06-07 徐林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664.html 1 道路更名少冲动 历史底蕴不能丢 7,6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