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留住“长江的微笑”

——湖北省宜昌市政协保护长江碧水小记

通讯员 易玮玮 本报记者 毛丽萍

6月1日,天朗气清,湖北省宜昌市摄影爱好者杨河起了个大早,背起相机来到长江庙嘴段江岸。“来了来了。”旁人正说着,只听“咔嚓”一阵连拍,一对欢快嬉戏的江豚母子就被定格进了杨河的相框。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系统兴衰的“指示牌”。在宜昌,江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近些年,宜昌社会各界不遗余力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留住“长江的微笑”。这其中,也离不开政协力量。

“宜昌有哪些珍稀水生动物?”“江豚的特点有哪些?”“我们该怎么保护这些珍稀动物?”不久前,一堂特殊的生态文明主题班会在宜昌市五中召开。在这堂课上,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了江豚、中华鲟、大鲵、小鲵等珍稀长江水生动物。讲课人来自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和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

“江豚是长江的精灵,我们有责任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该市西陵区政协委员、宜昌华美达大酒店董事长刘敏是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的发起人,自2018年7月起,该中心便发起社会力量参与拯救长江江豚、中华鲟试点项目,充分发挥上岸转产渔民的作用,协助渔政部门开展禁捕工作。通过把渔民发展成巡护员,与市渔政监察支队合作,给他们发放补贴,让他们成为补充渔政执法环节的一支重要力量。

宜昌市一大批渔民转型成为禁捕巡护员,他们利用自己原来捕鱼时的经验,协助渔政部门查处电捕鱼等违法捕捞案件近百起。如今,市民每天都可在葛洲坝坝下区域观看到超过10头江豚戏水。宜昌也成为在市中心就能日常观测到长江江豚的3个沿江城市之一。

在刘敏的带动下,一批政协委员参与到宣传江豚保护和协助巡护项目中,推动社会化参与拯救长江江豚模式逐渐从主城区推广至夷陵区、枝江市、宜都市,而加入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的江豚保护志愿者已逾千人。

与此同时,根据市委批转的工作要点安排,一场围绕长江“十年禁渔”开展的民主监督活动于今年4至5月走进全市涉及禁捕水域的12个县市区。市、县(区)两级政协委员及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一道走访渔民、禁渔区群众、市场和餐馆经营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55岁的刘卫东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村的一位渔民,退捕上岸后,虽然收入明显减少,还要重新就业,但他发自内心支持禁渔:“这几年明显网不到多少鱼了,再不保护,很多品种都要灭绝了。”

“老百姓对禁渔工作的认可度、支持度很高,但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在禁渔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上存在短板。”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廖忠民说,目前市政协正从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渔民转产就业增收、加快地方立法等几个方面撰写监督报告,为党委、政府更好落实“十年禁渔”提供决策依据。

不仅如此,市政协持续将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作为履职的发力点,近年来先后推动落实宜昌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多条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市政协主席宋文豹表示,接下来将紧盯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码头整治、船舶污染防治等水生态保护课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让更多江豚畅游长江,真正留住“长江的微笑”。

2021-06-05 易玮玮 毛丽萍 ——湖北省宜昌市政协保护长江碧水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596.html 1 留住“长江的微笑” 7,59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