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寅峰
王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庄。在它之上,还有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四级行政区域。从县城驾车出发,也需要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后才能抵达。
王坪,这个很小很小的村庄,却建有全中国规模最大、安葬人数最多的烈士陵园,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在此!
近日,记者跟随“追梦中华·感知川渝”2021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团走进王坪。当车子停靠在宽阔的“铁血丹心”广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的讲解员彭香已经站在一侧等候。一身戎装的她笔直地伫立着,周围是宁静的山川,肃穆的绿野,冷峻的青石板和台阶,气氛瞬时间寂然而庄重起来。沿着千秋大道拾级而上,彭香轻声介绍着这座80多年前红军战士亲手为自己战友修建的陵园的昨天和今天。
1932年,红四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从通江两河口入川,建立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驻扎到王坪,救治着前方大大小小战斗中受伤的战士。因条件艰苦、缺医少药,数以万计的伤员牺牲在此。为了安葬烈士,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墓。
“一开始牺牲的烈士一人一棺埋葬,牺牲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了棺木,当地百姓就捐出家中的门板做成匣子。后来匣子也没有了,只能用草席裹着,最后甚至连草席都没有了,只能挖大坑集体填埋……”历经80余年的岁月,烈士墓曾被“还乡团”捣毁,又被当地百姓重建。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该红军烈士墓更名为“王坪烈士陵园”;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并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12年,陵园再次修缮时,将通江全县23个乡镇50处散葬烈士墓迁于此,自此,25048位烈士的英灵在王坪安息。
彭香介绍,眼前这一路向上的千秋大道上,341阶青石板是为了纪念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入王坪村的时间即1934年1月。大道的最高端,穿过气势雄伟的汉白玉大牌坊,就是陵园核心区了。
进入核心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被网友称为“党徽倒悬的纪念碑”——红色的碑体上,倒悬的党徽格外醒目。“这是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的。”彭香介绍。
纪念碑背后,便是红军烈士集墓,合葬着7000余名红军战士的遗骸。
彭香说,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曾有10余万巴山儿女参加红军,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把红军当作亲人。2012年,将周边乡镇散落的红军烈士墓逐一迁到王坪时,当地百姓都不愿意,因为当年家家户户都有去当红军的青壮年,红军烈士是家家户户的亲人!逢年过节,为这些红军烈士扫墓,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雷打不动的习俗。“他们都说,迁走这些烈士墓,他们舍不得!后来,多方动员和安抚,百姓理解了,迁到王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烈士,更好地传承红军精神,他们才释然。”
在红军烈士集墓一侧的师团职烈士墓旁,彭香讲述了烈士吴展的事迹。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就读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吴展,参加过1927年的广州起义,历任红四方面军十师参谋长、彭杨军政学校教育长,是文武双全的高级干部。1933年春,吴展牺牲在通江,亲人始终不知道他葬身何处。直到2012年,他的外孙女婿无意中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照片,其中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中央刻有“吴展烈士之墓”的字样,经联系,才确认了吴展墓地所在。随后,吴展已83岁的次子吴方宜率家人专程来为父亲扫墓,一声痛彻心扉的“爸爸”,喊出了老人此生第一次对父亲的呼唤,喊痛了长跪不起的几位孙辈,喊哭了现场的所有人。
在黑色大理石制成的英烈纪念墙上,镌刻着7000多位英烈的名字,有的很文气,如李云天、杜远达;有的很传统,如毕显贵、方传久;有的看起来是亲兄弟,如索景禄、索景寿、索景孝;有的干脆就是二娃子、三娃子……
每一个不同的名字,都曾是一个年轻的、温暖的、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曾有过相亲相爱的家庭、或近或远的故乡。但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他们勇敢地冲锋,把生命化作史册,铭刻于此,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与英烈纪念墙遥遥相对的,是极具震撼力的无名烈士纪念园了。13606座洁白的墓碑,无从考证主人姓甚名谁,鲜艳的红五星是他们共同的身份标识。碑群呈扇形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在青山翠柏之间,从面前到远方,目光所及处,均是他们。如同集结完毕准备出征的将士,更是一座座光辉醒目的丰碑。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肃穆间,四川省侨联二级巡视员龙博率他的两位同为军转干部的同事,突然面对烈士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行的众人,瞬间热泪盈眶。
启程后的大巴车上,当记者询问龙博这一军礼的起意,他说,自己曾驻守青藏高原边防多年,如今虽然转业,但面对前辈先烈,必须致以军礼,“这是责任,更是担当”。“一来,要向牺牲的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二来,也告慰英烈,他们打下的疆土,我们没有守丢。”
车窗外,王坪新村洁白而整齐的房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