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浙贝母”的双驱动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鲍蔓华

立夏刚过,目前全国唯一的“浙贝之乡”和“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地——浙江宁波海曙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浙贝母采挖季节。白灵灵的贝母被贝农从地里采挖、清洗、沥干、鲜切、烘干、筛选、打包、运入库房,待价而沽。

在海曙区种植历史超过300年的浙贝母,是西部山区章水镇、龙观乡、鄞江镇等地农民栽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被列入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之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海曙的浙贝母产量占到全国七八成,形成了“一地生产、供应全国”的局面。

“内忧外患”的浙贝母产业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浙贝母这一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成为各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江苏海安、大丰及浙江磐安、东阳等新产区逐步形成。目前苏北地区种植面积近2万亩,磐安县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海曙的浙贝母不再一枝独秀。

作为浙贝母老产区,“家家种贝、户户留种”的传统自繁生产方式司空见惯。由于缺乏系统的品种选育,加之经年累月的熟地连作种植,种子和土壤均不同程度带菌,表现为病害加重、植株提早矮缩黄枯等,浙贝母产量和品质下降明显。在种植方式上,由于章水镇、龙观乡、鄞江镇人均土地种植面积不到0.3亩,浙贝亩种植碎片化现象明显。而每亩鲜贝母收益的明显下降让部分贝农无奈改种其他农作物,“内忧外患”威胁着浙贝母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面对“内忧外患”,贝母种植该如何破局?

长期与浙贝母打交道的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指导科科长朱慧娟,对浙贝母未来发展路径非常清晰。

“要谋求现代发展就得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强链延链补链。当前必须‘强道地药材优势、补科研攻关短板’。一方面加快土地集中流转,抓好贝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这‘四化’建设,同时引进专家团队、建立智库,加强科研攻关,培育新品种;另一方面要强化品牌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浙贝母产业可持续发展。”朱慧娟说。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浙贝之乡”出现了一批以邵将炜、田海波等年青一代为代表的热衷浙贝母产业振兴的新兴农创客,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挖掘潜在价值,也在积极地为浙贝母产业振兴寻找出路。

成为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会长后,邵将炜仔细研究着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在他看来,必须实现从“低小散”散户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必然得到提高。为此,他建议:由区、镇、村三级牵头,进一步加大土地集中流转补助力度,推进土地集中流转,保障浙贝母生产用地,并建立“行业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基地”或“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综合利用。

为浙贝母产业和事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浙贝母产业的发展也牵动着宁波市政协委员的心,海曙区政协也就此多次开展调研。

今年2月,一场以“宁波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协商交流会召开,宁波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朱斐,在深入调研后就针对加快开发浙贝产业和中医药旅游文化建设在会上提出积极建言。

朱斐认为,随着浙江省“医药大省”战略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项目的实施,中药材将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浙江省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新亮点。抓好中药材产业,对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浙贝母产业衰退、产业园缺少相关旅游知名度、相关实际产业难以立即投入运营的情况下,希望政府主导成立浙贝研究所,研究贝母数字生命周期,指导种植并促进增收。同时,由政府提供扶持连通种植端与销售端,带动农户积极性;建立全球最大的浙贝母网上交易基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数字化贝母产业园,研发智能化生产系统,构建一个面向贝母行业的服务平台。开发贝母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此明确责任、保证品质,并同时为电商服务;发展浙贝衍生产业链(如农旅经济、文旅拓展),以开拓浙江省休闲旅游及中医药市场,设立康养基地;通过建立浙贝母种质资源库与科研教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联合高校师生团队来服务贝母、研究贝母,在全国打响自己的品牌。”朱斐建议。

委员的呼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政协专报上作出“推动宁波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的批示。

内、外动力双驱动,破解基地建设瓶颈

针对浙贝母种质资源退化问题,产区海曙也早早“借脑”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中医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请科技研发团队助力,在种植技术、种子繁育、产品开发上寻求突破,使浙贝母这一传统特色农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目前,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已与上述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持续调研章水镇的土壤、水质状况,进行浙贝母的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同时设立了浙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专用于浙贝母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浙贝母种植至今共有7个品种,贝农目前采用的只是其中两个品种。而基地已将另外5个品种进行保护性培植,避免发生种源危机。”邵将炜介绍说。

面对“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扩大产能,还是另辟蹊径做优产业”的问题,“外脑”——浙江农林大学博导邵清松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历史上海曙出产的浙贝母品质优良,又是最早的主产区,被冠以‘道地’之名。这是宁波最大的无形资产,应该深入挖掘传播,做大传统文化。同时,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浙贝母产品的多元化应用。”

为破解基地建设瓶颈,需外脑、内生动力齐上阵。

据了解,今年,当地根据政协委员的调研建言,针对浙贝母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将浙贝母原产地保护范围内纳入追溯体系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助,鼓励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等经营模式,推进药材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增强其竞争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重振浙贝母产业。

朱慧娟还透露,为增强浙贝母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中共海曙区委、区政府印发的《高质量推进“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专门制定了扶持浙贝母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深挖贝母文化,讲好浙贝故事,推动新产品研发,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持续保护浙贝母这一道地药材的品牌与美誉度,把浙贝母的根和魂留在宁波。

目前,全国第一家可追溯浙贝母产业链种植示范基地也在章水镇章溪村开始试点。

由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忠华教授负责的“浙贝母仿野生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已经立项。

2021-06-02 鲍蔓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429.html 1 “浙贝母”的双驱动解决方案 7,4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