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幼有所育”关民生

——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难的杭州西湖区“政协解法”

杭州保俶幼儿园托班倾情陪伴,呵护成长。

本报记者 鲍蔓华

这几天,杭州市“宝妈”尹雅洁在参加完西湖区政协举行的“坚持协同推进,提升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请你来协商”活动后,觉得家里的2岁宝宝有福了。她从会上获悉,最新上线的“神器”——浙里办APP“七彩优童”服务模块中,不仅可以找到西湖区婴幼儿成长驿站联系方式,还有婴幼儿健康养护知识推送,尹雅洁觉得又便捷又幸福。

3岁以下婴幼儿是一群“最柔软的人群”。虽然以家庭照护为佳,然而,也有部分确有困难的家庭,需要社会提供多样的托育支撑。

在需求多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破解托育难题?

精准画像 应对多元需求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西湖区有0~3岁婴幼儿22407人,这个数字的背后是4万多父母和8万多的祖父母。

近日,杭州市西湖区政协“坚持协同推进,提升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课题组委托专门调研机构出具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的宝宝为3岁以下的由“自己/爱人在家照料”的比例占45.2%,“其他长辈在家照料”的比例为46.9%,而“家庭附近托育机构照料”的比例仅为3.2%。而在同等条件下,受访者会优先选择“公办幼儿园”,其次是“民办幼儿园”,“64.3%的家庭选择收费3000元以下的托育机构”,说明大部分家庭更愿意去普惠型的托育机构,但全区3877个总托位数中普惠性托位仅占1/3。在西湖区政协委员裘海波看来,普惠性的托位还是太少。

裘海波提出可规划建设含托班的幼儿园,或者鼓励存量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延伸办托班。协商会上,西湖区教育局负责人给予了积极回应,认为可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向下延伸,支持公办幼儿园在确保3~6周岁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同时,努力拓展托班资源。同时,支持部门办的幼儿园增开托幼班。

杭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等文件,给西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多元化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前期,西湖区曾积极探索单位自办嵌入式托育模式。如市第七人民医院、市西溪医院的单位自办嵌入式托育园和北山街道的幸福荟民生综合体嵌入式托育园等,实现了婴幼儿跟着“爸爸妈妈去上班”。夏家品委员则认为家长选择托育机构的第一因素是“师资素养和资质”,他建议完善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常态化监管及技能素养提升机制。

科技赋能 满足更多宝妈需求

西湖区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多跨监管”模式改革,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创设“七彩优童”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信息推送、点位公示、数据分析等模块,在线上开展点单式培训服务工作,婴幼儿照护知识答疑、备案指导、政策咨询等由“人工化”向“数字化”转变。

目前,西湖区已将成长驿站建设纳入各镇街的民生综合体建设项目综合推进,6月底将建成13家成长驿站。

“解决托育问题,不仅仅是卫健一家的事儿。”西湖区政协副主席马冬娟一直关注着“最柔软的人群”。在她看来,社会保障体系、育儿理念传播、托育人才培养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整体考量的重要影响因子。“需要政府在以下方面做出更多的西湖行动:制定可操作的西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整体谋划、整体推进;在产业园区建设中,要规划建设一批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并鼓励产业园区利用现有存量建筑进行整合改造,用于举办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加快推进社区普惠式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坚持托育一体化导向;优先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日制的普惠式照护服务机构,提供连锁化、专业化服务。”

西湖区政协主席叶泽则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担当起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责任使命;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广泛汇聚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使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成为全区幸福宜居的“暖心事”、招才安商的“软环境”、提升城市能级的“助力源”。

2021-05-31 鲍蔓华 ——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难的杭州西湖区“政协解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306.html 1 “幼有所育”关民生 7,306 /enpproperty-->